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即淨土之三種莊嚴,乃阿彌陀佛於因地為法藏菩薩時,發四十八清淨願心所成就者。出自曇鸞之淨土論註,本書下卷總分為...又稱取相懺悔、觀相懺悔。為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等所載三種懺悔法之一,屬於事懺法。取相一語有二義:一指妄取諸法之...(雜名)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場也。在摩竭陀國尼連禪河邊,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釋尊於此成道,故謂之菩...西藏語 me mam-pa-bcu-gis。指十二種火法,或指修此十二種火法之本尊。又作十二火天。即密教針對外道所說之四十四...乃大日經阿闍梨真實智品、大日經義釋卷十二阿闍梨真實智品所說八字布字之法。八者即:(一)(a,阿)字布於心中,乃...(術語)Pravāsanīya,律中刑罰之名。犯了四波羅夷罪,當加滅擯之罰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四曰:應擯者,應猶當...(名數)前六種加無色般也。無色般者,沒於欲界不生於色界,而生於無色界,於此斷餘惑而般涅槃也。...(人名)給孤獨長者之女修摩提,嫁滿財長者之子,使其家供佛僧,同悟道。見須摩提女經。...梵語 sarvaja。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譯為薩婆若、薩云然。系三智之一。關於其義,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禪家一月九次上堂,即每三日上堂一參,是為九參。參者,諮參請益。[禪林象器箋卷十一] p144...梵語 sānu?aya-citta。隨眠,即煩惱。有隨眠心,即指有煩惱之心。據俱舍論卷二十、俱舍論光記卷二十所說,可分為有...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很多人對於佛教淨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行之為艱,知道,但是落實不到行為當中去。 他一念一念,還不...原文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 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鬥爭,轉展陵夷。後之又...「佛」,是覺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徹大悟、自覺又能覺他、圓滿徹底覺悟的聖者,尊稱為「佛寶」。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由於末世眾生愚癡太堅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無法從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與受用,所以現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沒辦法跟它對治的。就是說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帶回家...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害的煩惱,就是嗔心! 《菩薩戒》裡面說:一個菩薩貪吃、貪睡...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可是在《法華經》的最後一品《普賢菩薩...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後,曾自己感嘆道:妙哉!妙哉!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一句...
四縛
【三藏法數】
[亦名四結出鞞婆沙論] 縛者束縛也。又連續也。謂眾生由欲愛等業束縛。流轉生死。連續不斷。故名四縛。一欲愛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欲愛身縛。(五欲者。色慾。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二瞋恚身縛謂欲界眾生。於五欲違情等境。心生瞋恚。起諸惑業。束縛於身。不得解脫。故名瞋恚身縛。三戒盜身縛戒盜亦名戒取。本非是戒。強以為戒。名為戒盜。又取以進行。復名戒取。如外道諸戒是也。由此邪戒。增長惑業。束縛於身
上篇:四種貪 | 下篇:四流 |
梵語 antara-kalpa。指提婆達多受地獄苦報之期間,或指釋尊一劫之壽限。一小劫之長短,諸經所說不一,依俱舍論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