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後,曾自己感嘆道:「妙哉!妙哉!」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一句話道出了全部佛法的心要。
眾生與佛在本體上沒有任何差別,都圓滿具足這個不生不滅的佛性,也就是如來智慧德相,所不同者只是迷悟不同,迷則眾生,悟時即佛。一切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的覆礙而不能顯現,猶如烏雲遮礙了太陽,但烏雲並非實有,風吹雲散仍然晴空萬里;妄想執著亦非實有,以緣起性空諸法實相的道理來觀照自會消除,本有的智慧自會放大光明。佛教的一切修學並不是要人們從外面求得什麼,增加什麼,只不過是應病與藥,幫助去除人們的妄想執著。在《法華經》釋迦牟尼總結自己一生而指出:「我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都不過是方便的譬喻,是為眾生去除妄想執著而悟入這個佛的知見。」倘若不明白這個根本道理,一切修學都可能迷失方向。釋迦牟尼在臨去世前告訴弟子:「 我49年未說一字的法,如人說我說了一個字的法即為謗佛。」釋迦牟尼49年說法是為了眾生去除妄想執著,同時更反對眾生又妄想執著於他所說的種種方便譬喻的佛法。
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曾做了一首詩,對後人影響很大,詩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我真現實。」意思是說,作為一個佛教徒,雖然信仰依止的只有佛陀,但是學佛決不是脫離了做人,真正的學佛過程正在於人格的完成,成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乃至眾生)的人。我們真正圓滿地按照佛陀的教導做好一個人也說是成佛,這才是佛教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