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覺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徹大悟、自覺又能覺他、圓滿徹底覺悟的聖者,尊稱為「佛寶」。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到目前為止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人成佛。釋迦世尊是佛教的教主,二千六百年前,誕生於現在位於印度與尼泊爾交界處的迦毘羅衛國,為預備繼承王位的太子,他因為看到世界人類都有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以及弱肉強食的種種現象,體會到眾生的愚癡、人類的苦惱,因此放棄了王宮的奢華生活而出家修行,希望求得解救世間苦難的道理和方法。

經過六年的修行之後,終於在摩竭陀國的菩提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悟道。為了紀念釋迦成道,後人就將這種樹稱之為菩提樹,「菩提」是覺悟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在悟道以後說,如果所有的眾生都照著佛所修行的方法和道理去修行,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並說,在這個世界以外的他方世界還有許多的佛,如藥師佛、阿彌陀佛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未來有許多眾生會成佛,乃至所有的眾生都可能成佛。為了離苦得樂、自覺覺他,我們要信佛學佛。

「法」,是指佛所體悟到的人生宇宙的道理,和佛所經驗到的離苦的方法。這些道理和方法,告訴我們如何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如何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所以被尊稱為「法寶」。

佛出現世間,是應化人間,為人間帶來了法寶。用法寶來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讓我們有修行的方法並懂得修行的道理,使我們從生老病死等種種的苦難和苦惱中得到解脫。因此佛教的教義就是要教大家學法,向誰學呢?要向僧學。

「僧」,是指釋迦世尊住世時代所度化的比丘僧、比丘尼僧。他們自己修行佛法,同時也教人修持佛法,是住持佛教的僧團,被敬稱為「僧寶」。出家僧眾是住持佛法的中心,代表佛法的離欲精神及解脫精神。眾生的苦惱都是由於放不下、離不開種種貪慾而產生;出家的形象和生活就是一種離欲及解脫的象徵。出家僧的生活方式、生活型態最接近佛的本懷,因此佛教以出家僧做為住持佛教的中心。

學佛就是修學佛法的生活方式、實踐僧眾的生活理念,我們能聽到佛法、修學佛法,正常情況下,也要靠僧寶來傳授,所以要敬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