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而修行的困難就是,主要是你內心深處,留下一些亂七八糟過去的想法,這個很麻煩,有好的、有壞的。這要怎麼辦呢?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說你不要老是打這個妄想,不可能,已經打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
所以《楞嚴經》它並沒有改變你的感受跟想法,因為我們身在現在,肯定要繼承過去的,這是我們的宿命。佛法不重視過去,佛法是既往不咎,佛法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這個刀子拿了無量劫,沒關係,你放下!你未來是光明的!所以佛法是重視未來。那你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怎麼辦呢?下面這一句話很重要:
不要住在你的感受,也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則你生命的歷史將不斷地重演!
我們不是要改變你們的感受跟想法,你們做不到嘛!你抗拒不了的,這個是一個無量劫來打了很多妄想,留下來的等流習氣,你怎麼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對手!你只有用智慧觀照它,你只要問妄想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
「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是心境碰撞的時候產生的感受,所以才引生妄想。我們今天想要改變生命,就從「唯識所住」下手,破那個「住」。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講到佛印禪師,佛印禪師有一次到河邊準備渡河,在等待渡河的時候,有一個女眾突然間跳到河裡自殺。佛印禪師趕快跳下去把女眾救起來。救起來之後,佛印禪師就說:「哎呀!你那麼年輕,幹嘛要尋短呢?」這位女眾很悲傷地說:「師父,你不知道啊!我結婚了三年,我的兒子最近死掉了,先生也離我而去了,我什麼都沒有了,我活著有什麼意思呢?」佛印禪師說:「你結婚了三年,就有先生跟兒子,那你結婚之前幹什麼呢?」「我結婚之前是年輕的女眾,很快樂!自由自在!」佛印禪師說:「那你現在只是回到三年前的你,你也沒損失,你三年前就是這樣。那你三年前可以快樂,你為什麼現在痛苦呢?你失去你的先生,失去你兒子,那你以前也是這個樣子啊!」
問題是我們自己要住嘛!所以你看:假設你有快樂有痛苦,諸位你會選擇先苦還是先快樂?你選擇先苦。因為我們先苦,有比較,前面不好,後面好。假設你快樂是百分之五十,痛苦是百分之五十,如果你前半段是快樂,你後半段就很麻煩,因為你會有所住,你就會對比。所以世間上最痛苦的人是:前面活得很快樂,後面失掉了!你看他一路以來都很貧窮,他也無所謂,他從小已經貧窮慣了。所以業力在釋放果報的時候,它是公平的,但是當我們有所住的時候,這問題就出現了。
所以我們修行,你要知道它的方向——不是改變你的想法,因為想法你改變不了,你只要無住,它自然消失掉,它對你沒有影響,有跟沒有一樣。我們今生的生命只有活五十歲,活到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不可能去抗拒無始劫來留下的東西,你說妄想我跟你拼了,不要做這種無謂的犧牲!
為什麼很多人退轉,就是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要觀察:這個妄想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只要無住就好了!所以在整個還滅門當中,我們正念真如:
第一個,安住力——把心帶回家,不迷、不取、不動。
第二個,調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觀來調伏。
第三個,堅持力。這個堅持力到修行門再說,以願力來堅持下去,永不退轉。
——摘自《楞嚴經修學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