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瑜伽云:復有四業: 一、異熟定 二、時分定 三、二俱定 四、二俱不定 了義燈云:餘三不定,第一約...(儀式)五體投地而禮四方之如來也。千手軌曰:次金剛起,次四禮。...又稱阿難八不思議。據北本涅槃經卷四十載,阿難事佛二十餘年,具足八種不可思議,即:(一)不受別請,指阿難動必隨眾...由煩惱心所衍生出來的心理狀態。隨即衍生、滋生的意思。在大乘百法中說有二十種,這二十種煩惱,隨逐於心,隨心而起...子題:梵網經、善戒經 濟緣記·釋受戒篇:「菩薩戒自有兩宗。若 梵網經 ,是華嚴部,道俗非畜,皆得受之,則通漸頓...(雜語)Lava,時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彈指為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同行宗記二下曰:羅預是西梵時名,未...為尼連禪河(梵 Nairajanā,巴 Nerajarā)之異稱。系恆河支流,距世尊成道之金剛座東面不遠,以河中住伽陵伽龍而...(術語)斷一切煩惱障而證得佛之涅槃也。離縛雲解,自在雲脫。佛之涅槃具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今就解脫之一德謂之解...(名數)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有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1034~1096)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袁州(江西宜春)萍鄉人,俗姓彭。出家受具足戒後,即遍參諸方尊宿。及至照覺禪...【無時】 p1042 瑜伽八十四卷二頁云:無時者:出三世故。...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
我們生活在欲界,自然飲食的慾望也就熾盛。財食往往是分不開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喝好。很少人知道其中的過患,我...
提起學佛我真是好慚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信過,更沒有真正學過,為了養家餬口想盡各種辦法賺錢,不斷...
二乘人的切入點,第一個是無常。要是感受不了無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難放下了,因為要放下娑婆世界,要邁出的第一個...佛教有命濁的說法。人類共同的惡業增長、熾盛,會引起短壽的果報,此為末世之際的命濁。唐玄奘的弟子窺基大師在《妙...
佛陀在舍衛城講解佛法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聽完他的講解,結伴來到一個僻靜的地方。那時正是盛夏,暑熱難當...後唐莊宗皇帝在皇宮內設齋供養眾僧。看見僧人們全在看佛經,只有休靜禪師無所事事。 皇帝問:禪師為什麼不看經呢?...
講《藥師經》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呢?去許三...
沖法師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禮拜佛陀聖跡。即發願敬造普賢菩薩聖像,並在像前祈禱:普賢大士的十大願中有恆順...
修行五門
【三藏法數】
[出起信論疏] 一修行施門施有三義。謂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舍自慳貪。令彼觀喜。即資生施也。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方便救濟。令彼無畏。即無畏施也。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所解。方便為說。不為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施門。二修行戒門謂不作眾惡。遠離憒鬧。修頭陀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輕如來所制禁戒。常護譏嫌。防止過失。故名修行戒門。(梵語頭陀。華言抖擻。謂抖擻塵勞也。)三修行忍門謂
上篇:結胎五位 | 下篇:布施離五種法 |
1、十二部經之一。 2、記名之義,佛對發大心的眾生預先記名,過了多少年代,在某處某國之中,成什麼佛。...
定不四業
四禮
八不思議
隨煩惱
菩薩戒漸頓
羅預
龍河
真解脫
十二類
應幹
無時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

病苦後重生的感悟

「無常」道破整個人生
十惡

世界上什麼事情最痛苦
禪師不讀經

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