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衣服)僧衣也。翻譯名義集曰:梵雲袈裟,此雲壞色衣,言非五方正色。...【三受分二】 p0185 成唯識論五卷十四頁云:如是三受,或各分二。五識相應,說名身受。別依身故。意識相應,說名心...(術語)往返沉沒於生死海也。...(術語)迷心轉倒事理也。唐華嚴經四十九曰:菩薩離迷倒。有部毗奈耶四十七曰:遂使心迷倒。釋門歸敬儀上曰:識心迷...(修法)大日如來以梵志說四十四種邪道之火法,分說十二種真道之護磨法十二神。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羅。端嚴淨...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載,習禪之時,若生起如下三疑,則不能入於禪定。即:(一)疑自,若人以諸根闇鈍、罪垢深重...【數】 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數即數目,如一二三四,個十百千等。《百法直解》曰:『數者,依於諸法多少相仍...九種清淨的肉,即 一、不見,我眼不見它被殺時的情景; 二、不聞,我耳不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 三、不疑,它之...(雜語)巴者,把也。鼻,鼻准也。無巴鼻猶摶之不得。即得無所得之意也。德異壇經序曰:盡得無巴鼻。...不害者,無瞋善根一分心悲愍為體,不損惱為業,當知不害不離無瞋故亦是假。...(術語)身者積聚之義,二名積集,謂之名身。三名已去,謂之多名身。...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過去,佛陀曾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於入城托缽的途中,在祠廟邊遇到一位內心起了貪念的比丘,佛陀告訴...
布施破慳吝,乃六度菩薩行之首。布施有種種利益,諸大小經典廣讚布施功德開示人天之善道,布施為福業善人之相,破貧...一、修福 (一)福的意義與類別 何謂福?福是指人間富貴壽考,子孫繁盛,身體健康而言。韓非子云:全壽富貴之謂福。...
息諸緣務,有四意: 一、息治生緣務。 不作有為事業。這個自身的事業,就是維持生活的事業,士農工商,不做一些有為...
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說,(如果說)業果不定的話,成無因果了...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個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親近外道,還譭謗佛法,認為出家沙門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解脫聖者...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昔為轉輪王時,名無諍念,第八王子名曰泯圖,泯圖於寶藏佛前發...
五濁
【三藏法數】
[出法苑珠林] 一眾生濁謂眾生多諸弊惡。不孝敬父母尊長。不畏惡業果報。不作功德。不修齋法。是名眾生濁。二見濁謂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不修善道。是名見濁。三煩惱濁謂眾生多諸愛慾。慳貪鬭諍。諂曲虛誑。攝受邪法。惱亂心神。是名煩惱濁。四命濁謂往古世時。人壽八萬四千歲。今時人壽轉減。百歲者稀。以惡業增故。壽數短促。是名命濁。五劫濁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謂減動中。人壽減至三十歲時。饑饉災起。減至二十歲時。疾疫災起。減至一十
上篇:依次五百年 | 下篇:日行五風 |
又作梵釋四王,即梵天、帝釋天、四王天。...
壞色衣
三受分二
返沒
迷倒
十二種火法
三疑
數
九淨肉
無巴鼻
不害
名身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攝諸根得離苦

盡物布施,得福增多
文珠法師《修福修慧修淨土》

太多的外緣,會帶動無始劫來的攀緣心

如何對治瞋心

【推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阿育王善巧度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