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三藏法數 > 正文
(術語)六識之一。依舌根而發,了別味境者。...【無間加行】 p1060 瑜伽七十卷五頁云:無間加行者:謂於晝日,夜初後分,應常覺悟。於夜中分,正習睡眠。為離師子...(34~156)東漢五斗米道(天師道)之創建者。又稱張道陵。沛國豐(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任巴郡江州...【有見無見】 p0546 俱舍論二卷一頁云:論曰:十八界中,色界,有見。以可示現此彼差別。由此義凖說餘無見。如...梵語 mani,巴利語同。音譯摩尼。即指寶珠,通常又將音譯、意譯併稱為摩尼珠。於諸經論之中,多處記載摩尼寶珠之各...意謂陷於分別思量而欠缺機靈自由之狀。亦即勞于思慮分別,使心神疑惑呆滯,難以迅速悟解而當機立斷。碧岩錄第二十則...(術語)佛所顯之法。又總名無漏之善法,皆離煩惱之垢染,故云清白。無量壽經上曰:清白之法,具足圓滿。同慧遠疏曰...【命者】 十六神我之一。計我為有實之壽命者。《成唯識論述記》一曰:『色心相續,名之為命者是主義。我有此命,故...【壽建立】 p1270 瑜伽四卷四頁云:壽建立者:謂贍部洲人、壽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或於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修行完滿之相。如尸毗王代鴿割肉飼鷹,為布施之滿相;普明王持不妄語戒...【過去界】 p1221 法蘊足論九卷二十三頁云:云何過去界?謂過去五蘊、是名過去界。...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難陀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全稱是孫陀羅男陀。 他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婦恩愛。但他非常羨慕佛陀的智...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彌陀仙兩足尊, 在彼微妙安樂國,無量佛子眾圍繞。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金色身淨如山王,...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歲,在營口開藥鋪,每天除看經外,還附帶著出診。如遇有錢人,看病吃藥全要錢,遇窮人則施醫施...永平寺裡,有一位八十多歲陀著背的老禪師,在大太陽下曬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的說:長老!您年紀...
《本事經》裡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生歡喜心。意思是說,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會對父母特別恭敬...1、別人給倒水時、不要幹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2、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們生煩惱的事情。這樣在這...世間萬事有緩急輕重之別,遇到災難危急之時應取重舍輕,做緊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來進行,才是聰明...
八背舍
【三藏法數】
[亦名八解脫出禪波羅蜜] 背謂違背。舍即棄舍。大智度論雲。背此淨潔五欲。舍此著心。故名背舍。修此觀故。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惑盡。證羅漢果。即轉名八解脫也。(淨潔五欲者。若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粗弊五欲。名為不淨。若色界無色界色聲香味觸。即名淨潔五欲也。無漏智慧者。謂二乘等由此智慧。斷除惑業。不漏落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惑。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曰思惑。梵語阿羅流。華言無學。)一內有色相外觀
上篇:大海八不思議喻涅槃 | 下篇:八勝處 |
【諸欲粗義】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二頁云:云何尋思諸欲粗義?謂正尋思如是諸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
舌識
無間加行
張陵
有見無見
珠
佇思停機
清白
命者
壽建立
六度滿相
過去界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難陀舍愛出家的故事

龍樹菩薩:十二禮偈

倓虛大師的出家因緣
別人並不是我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人的基本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