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子題:諸律先和後欲、四分先欲後和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諸律先和後欲,由取答緣以應欲務也。四分先欲後和,文如...(物名)由金剛而成之台座也。觀無量壽經曰: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謂阿彌陀佛在因位為法藏菩薩時,為立選擇之別願,所預見之佛土。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爾時,世自在...(術語)凡夫之異名,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別異之果報,又凡夫種種變異而生邪見造惡,故曰異生。大日經疏一曰:凡夫...凡三卷。唐代圓照譔集於德宗貞元十年(794)。略稱續開元釋教目錄。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計收經論及念誦法一九...(401~477)劉宋比丘尼。陳郡(河南)人,俗姓陳。十六歲喪母,三年服喪中即不食米谷,僅以葛、芋等野蔬果腹,亦不...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六境。又作外塵、六賊。眾生以六識緣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稱為塵...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煩惱魔指貪瞋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術語)威勢勇猛,不可測度也。無量壽經下曰: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勝鬘寶窟中本曰: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謂應化垂跡。即佛菩薩應眾生之機緣而自其本體示現種種身以濟度眾生。觀音玄義卷上(大三四·八八○中):「上地為真...亦名:受八戒者不食五辛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第五[飲酒]戒相,有人加辛餚者,正文無此。既受淨身,焉啖膻臭?...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有時,動物界也會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約半小時後,羚羊...容言: 好話、壞話、刺耳話,啥話都能聽得進。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是風度,是胸懷坦蕩。 讓人把話講完,是大度是謙...從前,有一個小和尚急衝沖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訴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後說您的壞話!他正想細細道來,老和尚只是淡然...還記得剛學佛時,一位居士說了一句讓我印像極為深刻的話,話多心散亂! 來到寺院,首先要守規矩。 少說一句話,多念...父母謝世,歸心佛乘 李士謙,字子約,出身趙郡李氏,平棘縣人。幼年喪父,刻苦憤讀,又以侍奉母親有孝心而聞名。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諸位法師、護法居士大德,今天是 2004 年元月十日...惡莫大於縱己之欲,一切惡行,沒有比放縱自己慾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縱自己的慾望,不加節制,就會為了滿足無止境的欲...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向內就是要明白:我與佛無二無別,只是一念無明變成不覺...
金陵寶誌禪師
【五燈會元】
寶誌禪師。初,金陵東陽民朱氏之婦,上巳日聞兒啼鷹巢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鐘山大沙門僧儉出家,專修禪觀。宋太始二年發而徒跣,著錦袍往來皖山劍水之下,以剪尺拂子拄杖頭,負之而行。天鑒二年梁武帝詔問:「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答曰:「十二。」帝問:「其旨如何?」答曰:「在書字時節刻漏中。」帝益不曉。帝嘗詔畫工張僧繇寫師像,僧繇下筆輒不自定。師遂以指剺面門,分披出十二面觀音,妙相殊麗,或慈或威,僧繇竟不能寫。他日,與帝臨江縱望,有物溯流而上,師以杖引之,隨杖而至,乃紫旃檀也。即以屬供奉官俞紹,令雕師像,頃刻而成,神采如生。師問一梵僧:「承聞尊者喚我作屠兒,曾見我殺生麼?」曰:「見。」師曰:「有見見,無見見,不有不無見。若有見見是凡夫見,無見見是聲聞見,不有不無見是外道見。未審尊者如何見?」梵僧曰:「你有此等見邪?」﹝汾陽曰:「不枉西來。」﹞師垂語曰:「終日拈香擇火,不知身是道場。」又曰:「大道秖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又曰:「京都鄴都浩浩,還是菩提大道。」﹝法眼曰:「京都鄴都浩浩,不是菩提大道。」
上篇:跋陀禪師 | 下篇:雙林善慧大士 |
對一切境界生起分別執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