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十誦律雲洗浴五利:佛在舍衛國時,有比丘癩病,求治於藥師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隨說因】 為十因之一。《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謂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惑業繫縛與不繫縛之法,隨所見聞覺...(?~1155)。宋代臨濟宗僧。號晦庵,別號禪狀元、光狀元。閩州(福建)長樂人,俗姓李。十八歲受戒出家,曾謁圓悟...(雜名)即鐵圍山也。鐵性堅固,故云金剛。無量壽經下曰:金剛圍山,須彌山王,大小諸山。...梵語 paca vidyā-sthānāni。指五種學藝,為古印度之學術分類法。即:(一)聲明(梵 ?abda-vidyā),語言、文典之...法華七喻之一。又作衣珠喻、衣內明珠喻。即衣裡係有寶珠而自不覺知,仍四處奔走求衣食,比喻有大器者卻甘作小智之人...戒本疏·三十舍墮法:「論犯六緣成:若離餘衣,但得小罪;是以第一,體是三衣。若元不持,亦無離犯;是以第二,作法...(本生)世尊昔為菩薩,曰常悲,見世穢濁,背正向邪,常愁憂悲慟。其時有佛名京法無穢,滅度未久,經法都盡。常悲夢...為佛之尊號。佛為聖中之極、舉世之尊。法華經藥草喻品(大九·二○上):「大聖世尊於諸天人一切眾中而宣是言。」 ...【不善學沙門】 p0330 瑜伽八十卷十二頁云:復次云何不善學沙門?謂三種應知。一者、不顧沙門。二者、形相同分。三...(喻)極短的時間。有說六十剎那為一念,有說九十剎那為一念,又有說一彈指頃便有六十念。...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一、送接灶神來歷 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監齋菩薩聖誕紀念日,依中國傳統習俗叫小年(也有以二十四日...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出生的時候就很聰穎,儒學的根底都很深厚,早年也考取過諸生,就是考取過秀...很久以前,有個非常富有的人,雖有萬貫家財,但心地仁慈善良。 有一天,他去市集買東西,見到有人在賣一隻受了傷的...淨土法門的修學,起先絕對不能看太多太雜,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門深入。 解和行怎麼深入?要專看淨土宗方面的書:淨土...從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來反省自己的心:當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有沒有一點傲慢心生起來?我做這件事情,有沒有...勿登山而網禽鳥,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獵那些禽鳥,這禽鳥就是羽族了。那羽族雖然很多,但是它的業力是不一樣的。...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沒有信,其他的全部談不上,解行都是談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們今天的時代,學佛人的信心很...我曾經在南山寺,見到過一個坐輪椅的人,他是因為車禍造成的殘疾,大概50歲左右,據說已經坐了5年的輪椅。 現在我問...
靈泉歸仁禪師
【五燈會元】
洛京靈泉歸仁禪師,初問疏山:「枯木生花,始與他合。是這邊句,是那邊句?」山曰:「亦是這邊句。」師曰:「如何是那邊句?」山曰:「石牛吐出三春霧,靈雀不棲無影林。」住後,僧問:「如何是靈泉家風?」師曰:「十日作活九日病。」曰:「此病如何?」師曰:「迴避不得。」曰:「還療得也無?」師曰:「耆婆稽首,醫王皺眉。」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牛馬同群放。」曰:「還分不分?」師曰:「夜半崑崙穿市過,午後烏雞帶雪飛。」問:「急切相投時如何?」師曰:「見佛似冤家。」問:「如何是靈泉竹?」師曰:「不從栽種得。」曰:「還變動也無?」師曰:「三冬瑞雪應難改,九夏凝霜色轉鮮。」問:「如何是靈泉心印?」師曰:「不傳不受。」曰:「或遇交代時如何?」師曰:「淮南船子看洛陽。」問:「六國未寧時如何?」師曰:「作亂者誰?」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仰面獨揚眉,回頭自拍手。」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騎牛戴席帽,過水著靴衫。」問:「如何是無問而自說?」師曰:「死人口裡活人舌。」曰:「未審是何人領會?」師曰:「無角水牯牛。」問:「如何是靈泉活計?」師曰:「東壁打倒西壁。」曰:「憑個甚麼過朝夕。」師曰:「折腳鐺子無煙火。」曰:「二時將何奉獻?」師曰:「野老共炊無米飯,溪邊大會不來人。」問:「如何是靈泉境?」師曰:「枯樁花爛漫。」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子規啼斷後,花落布階前。」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恰似個屠兒。」曰:「如何行履?」師曰:「破齋犯戒。」曰:「究竟作麼生?」師曰:「因不收,果不入。」俗士問:「俗人還許會佛法否?」師曰:「那個台無月,誰家樹不春。」
上篇:護國守澄禪師 | 下篇:五峰遇禪師 |
(名數)一肉眼,見一切之色故。二天眼,見一切眾生之心故。三慧眼,見一切眾生之諸根境界故。四法眼,見一切法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