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譬喻)以喻淫慾之捕人也。智度論十四曰:淫羅網,人皆投身。...全一卷。元代懷則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本書為懷則極力闡明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禮之約心觀佛之義。天台之觀法有...至誠的心。無量壽經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術語)魏書釋老志曰:諸佛法身有二種義:一者真實,二者權應。真實身者,謂至極之體,妙絕拘累,不得以方處期,不...【利行自性】 p0703 瑜伽四十三卷十三頁云:云何菩薩自性利行?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正理;隨其所...(術語)見思之煩惱,對於苦果,謂為子,以煩惱繫縛身而使不得自在,謂為子縛。對果縛之言也。四教儀曰:子縛已斷,...(經名)具名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後漢支婁迦讖譯。與大般若第四分同,而有常啼曇無竭二菩薩事,是般若經譯本之...【已生善法】 p0229 法蘊足論三卷十一頁云:云何已生善法?謂過去現在四靜慮,三無色及餘隨一種類出家遠離所生善法...(一)指五種迷法、悟法之本質。又稱五事、相名五法。據入楞伽經卷七等所說,名、相、分別、正智、真如稱為五法。名指...(術語)性火之對有事火。【又】外道名,三迦葉原為此種之外道。...(術語)Upekṣa,又作憂畢叉。譯曰舍。平等。持心平等,不偏一方。舍者舍偏心也。涅槃經三十曰:憂畢叉者,名曰平...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這也是眾生根機陋劣的原故,才力簿弱,知行不能兼顧,往往越是聰明穎悟知...昨天有人問:請問師父個問題,我一個同事也學佛,說幾天前帶著孩子去親戚家,孩子4歲,剛好親戚家出殯,孩子回來後...若見他人對佛經像有不恭敬者,宜於二人共坐時,細細以正義勸之。 在家佛弟子,非常容易遇到這樣的情況,別人對佛經...為了爭奪一頭母牛和一塊地盤,兩頭公牛發生了爭鬥。一隻青蛙見此光景唉聲嘆氣。它的同胞不解地問:這和你有什麼關係...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沒辦法跟它對治的。就是說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帶回家...隨著我們佛法修學時間的增長,我們整個修學的功夫也應該要相對地提升。 我們剛開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們的心都是...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放不下的。 他...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
簽判劉經臣居士
【五燈會元】
簽判劉經臣居士,字興朝。少以逸才登仕版,於佛法未之信。年三十二,會東林照覺總禪師與語,啟迪之,乃敬服,因醉心祖道。既而抵京師,謁慧林沖禪師,於僧問雪竇:「如何是諸佛本源?」答曰:「千峰寒色」,語下有省。歲餘官雒幕,就參韶山杲禪師,將去任,辭韶山。山囑曰:「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爾後或有非常境界,無量歡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則有不寧之疾,成失心之患矣。」未幾復至京師,趨智海依正覺逸禪師,請問因緣,海曰:「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時中放光動地,不自覺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公益疑不解。一夕入室,海舉傳燈所載香至國王問波羅提尊者「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之語問之。公不能對。疑甚,遂歸就寢,熟睡至五鼓,覺來方追念問,見種種異相,表裡通徹,六根震動,天地迴旋,如雲開月現,喜不自勝。忽憶韶山臨別所囑之言,姑抑之。逗明趨智海,悉以所得告,海為證據,且曰:「更須用得始得。」公曰:「莫要踐履否?」海厲聲曰:「這個是甚麼事,卻說踐履?」公默契,乃作發明心地頌八首,及著明道諭儒篇以警世。詞曰:「明道在乎見性。餘之所悟者,見性而已。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楊子曰:『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見於此,則能明乎道矣。當知道不遠人,人之於道,猶魚之於水,未嘗須臾離也。唯其迷己逐物,故終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覺,儒曰先覺,蓋覺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倒鎮相隨,語默同居止。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此佛者之語道為最親者。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後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語道最邇者。奈何此道唯可心傳,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傳於迦葉,達磨面壁而宗旨付於神光。六葉既敷,千花競秀。分宗列派,各有門庭。故或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義張弓,輥毬舞笏。或拽石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種種方便,皆是親切為人。然只為太親,故人多罔措。瞥然見者,不隔絲毫。其或沉吟,迢迢萬里。欲明道者,宜無忽焉。祖祖相傳,至今不絕。真得吾儒所謂忿而不發,開而弗違者矣。餘之有得,實在此門。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識之,一以貫之,故目擊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門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機。然而孔子之道,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既沒,不得其傳,而所以傳於世者,特文字耳。故餘之學,必求自得而後已。幸餘一夕開悟,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思,口之所談,手足之所運動,無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見前。每以與人,人不能受。然後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傳也。嗚呼!是道也,有其人則傳,無其人則絕。餘既得之矣,誰其似之乎?終餘之身而有其人邪?無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為記頌歌語,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諭吾徒雲。」
上篇:大中德隆禪師 | 下篇:清獻趙抃居士 |
【善發起】 p113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頁云:善發起者:於內如理作意思惟故。又無間作意故。又正加行故。 二解 瑜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