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子題:唯是人道、諸根具足、身心清淨、出家相具、得少分法、正背、方裙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標舉敘由)就...法性土、實報土、色相土、他受用土、變化土。法性土是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實報土是如來圓滿報身所依之土;色相土...指禪院之方丈室(住持之居室)。乃因維摩居士之居室在毗耶離(毘舍離)城,故有此稱。 p3852...佛證一切種智之後,便能大覺圓滿,故名種覺。...【無此世他世】 p1071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八卷二頁云:問:他世是不現見;說無可爾。此世,現見;何故言無?答:彼...梵名 Mrga?irah。為二十八宿之一,亦為密教善志天之眷屬。又稱鹿首宿。於北斗曼荼羅,位於外院之西邊;於胎藏界現圖...日本佛教用語。又作宿房。原指日本高野山、比叡山參詣者所住之房舍,迄今仍沿用之。此外,僧侶自身之僧坊,及檀越(...【二種如實智】 p0031 瑜伽九十卷七頁云:復次有二種如實智。一者、如理作意所發,二者、三摩地所發。當知此中...又作鈴聲比丘、丑陋比丘、妙聲尊者。佛世時,有一巧於唄道之比丘,其形貌極丑陋,然音聲最佳,所吟誦梵唄之聲,能感...(地名)梵名Odra,或作Odivisa。東印度之國名。西域記十謂其國東南境臨大海濱,有折利呾羅城,週二十餘里,入海商...(菩薩)護伽藍神之一。右手加額為遠望勢之像是也。原為大唐阿育王山之鎮守,修利或作修理者非是。育王山臨東海,渡...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昔時,釋迦佛出現於世,為父王及大眾宣說觀佛三昧法門。佛相好莊嚴,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相金色,普放光明。當...一、唐寒山《寒山詩》 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何謂法師?淺言之,精通佛法,為人之師。法師有五種: 1、受持法師: 對於佛法,受之於心,持之於身,嚴格實踐。 2...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遲不敢受戒怎麼辦?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後是否可以...問: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首偈子如何解釋?其主要意涵為何?出處為何?謝謝法師,...問: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二不孝是什麼,它的含意是什麼。 方海權答: 不孝者三: 阿意...我們常會講到過去七佛。這七尊佛是指現在賢劫已經出現的四尊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再加...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君向孔子請教,他說:我聽說向東擴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沒...
西禪鼎需禪師
【五燈會元】
福州西禪懶庵鼎需禪師,本郡林氏子。幼舉進士有聲。年二十五,因讀遺教經,忽曰:「幾為儒冠誤。」欲去家,母難之。以親迎在期,師乃絕之曰:「夭桃紅杏,一時分付春風。翠竹黃花,此去永為道伴。」竟依保壽樂禪師為比丘。一錫湖湘,遍參名宿,法無異味。歸里結庵,於羌峰絕頂,不下山者三年。佛心才禪師挽出,首眾於大乘。嘗問「學者即心即佛因緣」。時妙喜庵於洋嶼,師之友彌光與師書云:「庵主手段,與諸方別。可來少款,如何?」師不答,光以計邀師飯,師往赴之。會妙喜為諸徒入室,師隨喜焉。妙喜舉:「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作麼生?」師下語,妙喜詬之曰:「你見解如此,敢妄為人師耶?」鳴鼓普說,訐其平生珍重得力處,排為邪解。師淚交頤,不敢仰視。默計曰:「我之所得,既為所排。西來不傳之旨,豈止此耶?」遂歸心弟子之列。一日,喜問曰:「內不放出,外不放入。正恁麼時如何?」師擬開口,喜拈竹篦,劈脊連打三下。師於此大悟,厲聲曰:「和尚已多了也。」喜又打一下,師禮拜。喜笑云:「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遂印以偈云:「頂門豎亞摩醯眼,肘後斜懸奪命符。瞎卻眼,卸卻符,趙州東壁掛葫蘆。」於是聲名喧動叢林。住後,上堂曰:「句中意,意中句,須彌聳於巨川。句鏟意,意鏟句,烈士發乎狂矢。任待牙如劍樹,口似血盆,徒逞詞鋒,虛張意氣。所以淨名杜口,早涉繁詞。摩竭掩關,已揚家丑。自餘瓦棺老漢、岩頭大師,向羌峰頂上,拏風鼓浪,玩弄神變。腳跟下好與三十。且道過在甚麼處?」良久云:「機關不是韓光作,莫把胸襟當等閑。」至節,上堂云:「二十五日已前,群陰消伏,泥龍閉戶。二十五日已後,一陽來復,鐵樹開花。正當二十五日,塵中醉客,騎驢騎馬,前街後街,遞相慶賀。物外閑人,衲帔蒙頭,圍爐打坐。風蕭蕭,雨蕭蕭,冷湫湫。誰管你張先生,李道士,胡達磨。」上堂:「懶翁懶中懶,最懶懶說禪。亦不重自己,亦不重先賢。又誰管你地,又誰管你天。物外翛然無個事,日上三竿猶更眠。」上堂,舉:「僧問趙州:『如何是古人言?』州云:『諦聽諦聽。』」師曰:「諦聽即不無,切忌喚鐘作甕。」室中問僧:「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曰:「新羅國裡。」師曰:「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漸/耳]!」曰:「今日親見趙州。」師曰:「前頭見,後頭見?」僧乃作斫額勢。師曰:「上座甚處人?」曰:「江西。」師曰:「因甚麼卻來這裡納敗缺?」僧擬議,師便打。
上篇:東林道顏禪師 | 下篇:東禪思岳禪師 |
(儀式)請僧而供養齋食也。齋食之外,有講經之儀式,謂之齋會或講供。以齋食供養為主,但有諷經之略儀,謂之僧齋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