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本地分十七地】 這是《瑜伽師地論》全書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師地論》前五十卷的內容,此...(雜名)泰山之神也。吳澄山嶽碑曰:岳者地祇,其祭壇而弗廟。五嶽四瀆總立廟,自拓拔氏始。唐乃各立廟於五嶽之麓。...【淨色根】 與『浮塵根』對稱。又名內根,亦稱勝義根,是一種透明的、清淨的物質,是四大淨色所造,經云:淨色根質...【不取隨好】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頁云: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取隨好者:謂卽於眼所識色中,眼識無間俱生分...【歸依三種分別】 p1418 顯揚六卷十三頁云:歸三種分別者:一、成就,二、建立,三、差別。如彼卷十三頁至十七頁廣...【集智所緣】 p1180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集智何所緣?謂緣有漏因。何故集智緣有漏因?答:集智知有漏因因集生緣故...Niancheng 元代禪宗楊岐派僧人。俗姓黃,號梅屋。世居華亭(治所即今上海松江)。12歲出家,從平江圓明院體志學...(術語)梵網經上說菩薩之階乘四十位,分為四位:第一,十發趣。謂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聞妙理,而發趣於佛地,故名發...(術語)亦曰提要,提唱。舉宗旨之要文而說明意義者。...(雜語)明事理之師也。唐華嚴經十一曰:導世明師難一遇。寄歸傳四曰:粵我齠齔,攜就明師。...禪林用語。即持棒欲打月,如同隔靴搔癢,無論如何亦達不到目的。於禪林中,轉指以言語文字來捕捉佛法之真義,其間之...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這樣對我們淨業、淨土的信心的建立才會有理論的基礎。這樣...從前有一個商人,借給別人五分錢,那人很久沒來還,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經過一條大河,僱船用去兩角錢,...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事 辛勞奔波毫無意義 活在世時 不行善法 臨終求脫毫無意義 貪...(1)不要和婆婆爭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親熱。 (3)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喚老公。 (4)不要在老公面前...問: 福德與功德有何區別,淨業行人應如何修功德? 答: 所言福德,是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萬行,自然...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走。諸位!你看有些人一醒來,他電燈沒有開,就很自然地閉著眼...昔者有一學人參南泉老人,問: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我們日常穿衣吃飯,出作入息,無不在道中行。只因我們隨處...
一闡提
【翻譯名義集】
【一闡提】大眾所問品,純陀問佛:一闡提者,其義云何?佛告純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發粗惡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永不改悔,心無慚愧,如是等人,名為趣向一闡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慚愧,不肯發露,於佛正法,無護惜建立之心,毀訾輕賤,言多過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若復說言:無佛、法、眾。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梵行品云: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如是之人,名一闡提。德王品云: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入楞伽經曰:一闡提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說。舍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又,梵語闡底迦,此雲多貪。阿闡底迦,此雲無慾。阿顛底迦,此雲極惡。唯識樞要云:一名一闡底迦,是樂欲義,樂生死故。二名阿闡底迦,是不樂欲義,不樂涅槃故。三名阿顛底迦名為畢竟,以畢竟無涅槃性故。他謂一闡底迦,即焚燒一切善根;二阿闡底迦,即菩薩大悲;三阿顛底迦,即無性闡提。故樞要云:瑜伽唯識,說於無性一種闡提。又云:無種性者,現當畢竟,二俱不成(此依相宗)。
上篇:婆羅門 | 下篇:娑毗迦羅 |
行事鈔·安居策修篇:「若依大界安居,戒場及餘小界等入中明相出破夏。若依大界外伽藍者,通往彼此二界不失。謂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