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譬喻菩提心圓滿清淨如月輪。密教金剛界觀眾生之肉團心為月輪,以其圓缺而有凡聖之分。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智度論雲二種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於般若會上,說通別圓三教之法,故有共不共之名也。 一、共般若...(職位)又云伴僧。隨從住持之僧也。...(術語)一切眾生所有之心也。起信論曰: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眾...清代僧。湖南常德人。持戒習禪,真誠無偽。游參訪道,至鎮江涼篷山,見四面幽寂,亂冢壘壘,間有白骨狼藉。據住民所...【慈善友】 p1265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頁云:又於此中所有令他獲得可愛利益安樂、正現在前、身等諸業,名慈善友。...指隨機教化眾生而不拘泥特定之方式。謂菩薩出入生死,教化眾生,令悟性空,乃權巧方便之智,亦為如來適應眾生機緣所...【心趣出離】 p0351 瑜伽七十卷十頁云: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又依出生死,說趣出離。...(雜語)又曰呾絰他,但你也他Tadyathā,譯曰所謂。可洪音義一曰:上多達反,下借音亭夜反,梵雲呾絰他,此雲所謂...【攝受最勝】 p1459 辯中邊論下卷三頁云:攝受最勝者:無分別智之所攝受;能令施等極清淨故。...【忿】 p0828 瑜伽八十九卷七頁云: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 二解 成唯識論六卷十五頁云:...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
無量劫以來,我們一念無明,迷惑顛倒,造諸惡業,輪轉六道,很難發起出離心。所以,必須要激活!要把它激發起來,激...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正道寺念佛堂安詳往生,時年一百歲。往生時因緣殊勝,瑞相種種...前幾天看《動物世界》,有這樣一組鏡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南極大地的水陸交接處,一隻企鵝正在水中悠閑地游泳...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②,無眾過患。以此...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他學佛法。他有時講經說法,有時教人打坐參禪,有時教人念佛,...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華嚴經 ☆ 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 離菩提心。一切所作。皆成魔業。 ☆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 菩...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
達摩
【翻譯名義集】
【達摩】此翻為法。唐明浚(音信)云:契之於心,然後以之為法。在心為法,形言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乃遮詮表詮。天台明法,廣有八種:一教,二理,三智,四斷,五行,六位,七因,八果。略言三義,謂教、行、理。如闡義云:以約修行始終,三義收盡,謂依教修行,行成契理。若以位分,約教屬名字位,人稟教生解故;約行屬觀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約理在初住,分證本理故。然於約行,復須從容。若論造修,猶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觀行。凡當辨位,須知此旨。若約能詮所詮,但明教理二教。論曰:教者何也?詮理之謂也。理者何也?教之所詮。教若果異,理豈得同?理若必同,教寧得異?筌不期魚,蹄不為兔,將謂名乎!妙樂云:教有二種,詮理之教無二,表行之教自分。詮理之教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表行之教者,祗由忘智親疏,致使迷成厚薄。青龍疏云:有教行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無證,名像法。像者,似也。但有於教而無行證,名為末法。行事鈔云:顯理之教,大分為二:一謂化教,此則通於道俗。二謂行教(亦名制教),唯局於內眾。大乘入楞伽云: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顯,當依此教理,勿更餘分別。
上篇:摩訶般涅槃那 | 下篇:達磨[馬*犬]都 |
以我最高之頂,禮佛最低之足,這是一種最崇高的敬禮。...
心月輪
二般若
從僧
眾生心
自明
慈善友
適化無方
心趣出離
怛他
攝受最勝
忿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人生八苦

母親往生記
無力浮起,不妨下沉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上生
對面不識佛菩薩

即使沒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沒有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