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翻譯名義集 > 正文
(雜語)胡人跪坐之法也。此中有左跪,互跪,長跪三種。左跪者,右膝著地,其足指豎地,右股置空,豎左膝,左足踏地...(名數)釋三十唯識頌之十大論師也。...(地名)Jambū,舊稱,閻浮,剡浮。樹名。印度多有之。瑜伽倫記二十三曰:西國多有贍部之樹,陰厚,比丘多在彼樹影...(術語)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個心所。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故名之為大地法。善惡一切之心。名為...全一卷。又作五宗源、五宗元。明代漢月法藏撰。崇禎元年(1538)刊行。今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四冊。密雲圓悟之法嗣漢月...(經名)一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說樹提伽長者之福德及往昔之因緣。...(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一。使極樂往生人,皆住於正定聚位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聖諦】 p1225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三頁云:復言:世尊!如是聖諦、於聖非聖,皆悉是諦;何緣如來惟說聖諦?世...密教五大明王配置之位置。即中央不動明王,東方降三世明王,南方軍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北方金剛夜叉明王。但...【阿羅漢般涅槃已不復墮在諸有情數】 p0785 瑜伽八十卷十九頁云:於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復墮於天龍藥叉若健達...(術語)六大煩惱之一。貪慾之情惱亂有情之身心者。...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念佛還不僅僅適合於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道眾生,並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道眾生,最適合的解脫之道。 念佛最簡...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是為了一件大事情。那這件大事情...我們看等覺菩薩。 等覺亦名一生補處。謂所證覺體與佛相等,又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故名等覺。 這個等覺菩薩就是一生補...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所謂的四智菩提,我們來看第一個釋名: 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佛陀一天的時間分成五個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後時夜。 一,上午時分至午時前,佛陀結束飯食。飯後...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做出家人!我常常說高潔尊嚴人天師,如來親子不自棄。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威儀幢相。 當小居士,現在不是什麼都有...小和尚問老和尚:師父,一個人最害怕什麼? 你認為呢?老和尚含笑看著徒弟。 是孤獨嗎? 老和尚搖了搖頭:不對。 那是...
摩訶般涅槃那
【翻譯名義集】
【摩訶般涅槃那】此雲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楞伽經云: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肇師涅槃論曰:秦言無為,亦名滅度。無為者,取其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鏡像之所歸,絕稱謂之幽宅也。法華、金剛,皆云滅度。奘三藏翻為圓寂。賢首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圭峰正名寂滅。准肇公云:泥洹盡諦者,豈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或翻安樂。凡聖大小,皆有涅槃。或名彼岸。肇師云: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岸,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耳。智論云: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或名泥曰,如嚴佛調云:佛既泥曰,微言永絕。新云:梵本正名波利昵縛喃,此雲滅度。二教論云:涅槃者,常恆清涼,無復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以名,強謂之寂。其為至也,亦以極哉!縱其雙林息照,而靈智常存;體示闍維,而法身恆在。然涅槃法,若辨其義,應分有餘無餘之殊,當揀少分究竟之異。言有餘無餘者,光明玄義云:若三界煩惱盡,證有餘涅槃;焚身灰智,入無餘涅槃。言少分者,勝鬘經云:知有餘苦,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修有餘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究竟涅槃者,大法鼓經云:乃至得一切種功德,一切種智,大乘涅槃,然後究竟。法華經云: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初發大心,當期究竟。故輔行云:菩薩初心常觀涅槃,自行初修也。亦令眾生常觀涅槃,化他初修也。安置諸子秘密藏中,化他後入也。我亦不久自住其中,自行後入也。故知自他初心,無不皆修;自他後心,無不皆入。若欲修入,當依四法。故涅槃云:有四法為涅槃近因: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若言勤修苦行,是涅槃近因緣者,無有是處。一、近善知識者,止觀釋曰:大品云:佛菩薩羅漢,是善知識。六波羅蜜、三十七品,是善知識。法性實際,是善知識。佛菩薩等威光覆育,即外護也。六度道品,入道之門,即同行也。法性實際,諸佛所師,即教授也。二、聽聞正法等三句,即三慧也。華嚴云: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或為眾生說修慧法。故楞嚴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真諦云: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故。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淨名疏云:聞若不聽,無受潤因;聽而不思,無深旨趣;思而不修,終無證理。三慧若備,入道不疑。荊溪釋云: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行之。應知三慧有橫有豎,橫則名字已上,位位有之;豎則名字為聞,觀行為思,相似為修,三慧具足,能得相似分真之定,名入秘藏。
上篇:周羅 | 下篇:達摩 |
【二種生死】 生死一語,又作輪迴,謂依業因而於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續、永無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