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卷十四頁云:如是如來證菩提已;遍於十方一切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云何名為一切佛事?謂諸如來,如來事業,如來所作,略有十種。如是一一如來事業,如來所作,能成無量利有情事。此外無有若過若增。何等為十?謂諸如來,最初自現大丈夫身;欲令有情,心發淨信。大丈夫身,於生淨信。為最勝故。是名如來第一作事。如是作事,諸相隨好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普為一切有情之類,起一切種教授加行。是名如來第二作事。如是作事,四一切種清淨所能成辦。又諸如來,能作一切利有情事,能斷一切所生疑惑。是名如來第三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十力所能成辦。由前所說如來十力,於能成辦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有堪能故。又於如來所證十力,所興問難,唯有如來,能知能見能解能了。唯有如來,於彼問難,能正答故。又諸如來,普能降伏一切他論,普能成立一切自論。是名如來第四作事。如是作事,四無所畏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所化有情,於佛教敕若正安住不正安住,如來於彼,心無雜染。是名如來第五作事。如是作事,三種念住所能成辦。又諸如來,如自所言,即如是作。是名如來第六作事。如是作事,三種不護所能成辦。又諸如來,常以佛眼,於晝夜分,遍觀世間。是名如來第七作事。如是作事,如來大悲所能成辦。又諸如來,頓於一切一切作事,皆無退舍。是名如來第八作事。如是作事,無忘失法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所行儀軌,如實隨轉,無越作用。是名如來第九作事。如是作事,永害習氣所能成辦。又諸如來,於其所引無義聚法,於不能引有義聚法,亦不能引無義聚法,揀擇舍離;於其能引有義聚法,為眾宣說、開示、顯發。是名如來第十作事。如是作事,一切種妙智所能成辦。如是如來,由前所說百四十種不共佛法,能作如來一切所作一切佛事。如是佛事,若廣分別;不易可數。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說不能盡。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不善業】 p0319 瑜伽九卷六頁云:不善業者:謂貪瞋癡為因緣業。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頁云:由二因緣,立不善業。一...【二法能令同梵行者得安樂住】 p0047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頁云: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展轉皆得安樂而住。...(375~443)南朝劉宋時之隱士。南陽涅陽(河南南陽鎮平)人。字少文。善於書、琴、繪畫,好遊觀。早年仕宦,義熙八...(1327~1373)元末明初僧。吳郡人,俗姓姚。字西白。號白庵。少小入道,十一歲受具足戒,博通經論,特善天台教觀,...六道之一,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譯作無酒,言其國釀酒...(術語)謂人之身,是眾緣之假和合物也。大乘同性經曰:眾緣和合,名曰眾生。原人論曰:此身但是眾緣假和合相,元無...子題:大德、僧、聽、命章、假名僧、真實僧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大德僧聽者,恐妄緣事,無情同秉,故初總告誡耳...(術語)對外境無執著覺受者。即謂如無感覺之無機物者。...入於定中,若有佛菩薩等之像顯現時,驗定其邪正之法有三,即:(一)以定研磨,定中境相已發,而難知其邪正時,當深入...(儀式)又名水陸道場。事物紀原八曰:今釋氏教中有水陸齋儀,按其事始出於梁武帝蕭衍,初帝居法雲殿。一夕夢僧教設...法界次第云: 一、無明 過去世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去未有智光明故,則一切煩惱得起。是以過去煩惱,悉是...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入秋以後,空氣乾燥,是秋燥症多發的季節,同樣秋天又是收穫的季節,每到這時各種時令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正是讓我...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另一個稱呼。極樂世界又被稱作安樂、安養、清泰,這些都是極樂世界的表述。 安,怎麼叫安?極樂...1、獲身鬼(迦婆離)。 身高為人的兩倍,無面目,手足穿孔,有如獲足,熱火滿中,焚燒其身。前世受人僱用,作殺生之業...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這當中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問: 助念的時候,助念人員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可以嗎?這樣助念會影響亡者嗎?助念開始之前,需要灑淨嗎?比如...多年前,有個學者在某大會場向人們講佛祖絕對不可能存在。當聽眾感覺他言之有理時,他便高聲向佛祖挑戰說:佛祖假如...五逆 所謂五逆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墮無間地獄。 一、殺父母: 謂父...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門,是從內心去參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靈上存在的污垢與愚見,達到...
一切佛事
【法相辭典】
【一切佛事】 p0006
上篇:一切事苦 | 下篇:一向苦處 |
謂由佛菩薩之本體示現種種身以濟度眾生。此種思想系源於法華經之「本跡二門」,與大日經之「本地加持」說,如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