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四頁云:有餘師說:應以七事覺知阿毗達磨藏義,謂因善巧、緣善巧、自相善巧、共相善巧、攝不攝善巧、相應不相應善巧、成就不成就善巧。若以如是七事,覺知阿毗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毗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是故因後說諸隨眠,於義無失。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之作品,譔者不詳。又稱師資血脈傳、定是非摧邪顯正破壞一切心傳、最上乘頓悟法門。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術語)於語句發妙悟,通達無礙也。三昧為梵語,一心專注之結果,得妙悟之稱。...子題:受戒者罪重不受者罪輕 行事鈔·序:「然犯化教者,但受業道一報;違行教者,重增聖制之罪。故經云, 受戒者罪...記有製造佛像之願主(發願者)、佛師(製作者)、由來、年代等之銘文。若系金銅佛,則將造像銘書於台座或光背後。若...【安住背念】 p0625 瑜伽三十卷八頁云: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梵語 mārga-jāna,巴利語 magga-āna。緣道諦之智。十智之一。即緣道諦作道、如、行、出等四種行相,而斷除迷惑之...(佛名)阿彌陀佛也。是九品淨土之教主。...(動物)Kalaviṅka,又作歌羅頻伽,加蘭伽,迦蘭頻伽,羯羅頻迦,迦楞頻伽,迦陵毗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羅頻伽,...無癡者,由報教證智抉擇為體,惡行不轉所依為業,慚等易了故不再釋;報教證智者,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應知;決...【五事假實分別】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頁云:問:相、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實有行中,當言實有;假有行中,當...【四種行不應行】 p0451 俱舍論十六卷十三頁云:論曰:總有四種行不應行,皆得名為欲邪行罪。一、於非境行不應行。...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四眾圍繞。及天龍夜...在我們大乘佛法的生命觀,《華嚴經》講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話簡單的解釋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現象,其實是...江西道一禪師。漢州什方縣人也。姓馬氏。本邑羅漢寺出家。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幼歲依資州...有一學僧請示盤珪禪師道:我有一個天生的毛病-氣短心急,曾受師父指責,我也知錯要改,但因心急已成為習氣,始終沒...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的神通,憶念佛對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你去憶這個...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為散念不能攝心,念成習慣,就難以收拾了。所以初學念佛,一定要計數。計數念佛,可能對大家...禮是禮貌,待人的禮節,禮儀等,第一堂課已講過。現引古德四句話說明與人相處之道: 臉上無瞋真供養、口裡無瞋出妙...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了得生死,卻不是每個人做得到的。老和尚曾經對我們有過開...問: 平時深信切願,行持也堅持,但臨終時四大分解,凡夫保持不住佛念,只能隨業投胎去了,此時神識已掌控不了,怎...
七事覺知阿毗達磨藏義
【法相辭典】
【七事覺知阿毗達磨藏義】 p0065
上篇:七百賢聖重結集處 | 下篇:七相略攝菩薩別解脫戒 |
(人名)姓鄧氏,稱為鄧隱峰。初游馬祖之門,不能見其奧,來往石頭兩番。後於馬祖言下契悟。唐元和中上五台山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