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七卷六頁云:能引增上決定勝分別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能引清淨地及清淨增上生。增上慧學,能引出世決定勝德。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菩薩名,因執持金剛杵,故又名金剛手菩薩,密宗以大日如來為初祖,此金剛薩埵為第二祖。...類似天眼、天耳之通力。乃餓鬼、畜生等起勝業所引之眼根、耳根,能見遠色、聞遠聲。[俱舍論卷二十七] p2772...荊溪大師始終心要曰: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舉一即三,...(物名)佛受用之食缽也。雖有銅鐵等種種,而以石缽為至重。...【彼茶】 秦言必。大品茶字門,入諸法邊竟處不終不生,過茶無字可說。論曰: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華嚴唱陀字時...【善知世間】 p1142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頁云: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取果,梵語 phalaj pratigrhnāti;與果,梵語 phalaj dadāti。略稱取與。就現在世(此一剎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現...羯磨疏·衣藥受淨篇:「昌言即佛語。尚書雲,禹聞昌言而必拜,謂善言也。」(業疏記卷一八·三一·一二)...(雜名)禪林維那寮之別號。維那司僧堂之事,故其居所謂之堂司,又呼其人為堂司。...又作寶冠。乃諸天頭上所戴之冠,或類似諸天之冠的微妙之冠。以其精微殊妙,非人中所有,故稱天冠。[大法鼓經卷上、...亦名:系缽想食戒釋名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系缽想食者,謂非左右顧視。」(事鈔記卷二五·四○·一六)...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
我在雲居山的時候,從21歲開始擔任僧值師。僧值師就是主管寺院裡的紀律,主管大家念經的紀律秩序,打坐的時候整不整...
西醫: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
我們先講個故事,在藏經中,有一個印度人,撿了一朵花,花是金黃色的,很莊嚴。他想先插到他腦殼上莊嚴一下,後來一...
接下來是智慧文殊菩薩的修持,我們拿到資料了沒有?所有的這個傳承修法,都可以加入我們的實修群。實修群裡面呢?就...一 空為大乘深義 佛,是由於覺證空性而得自在解脫的。所以從覺證來說,空是一切法的真實性,是般若菩提所覺證的。從...
魔障與業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異常狀況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說不出究竟什麼原因,即使能真正說出原因...
三善十一者:言無嗔者,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言苦苦具者,苦謂三苦;苦具者,苦因。 心中對...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為伍。 懷德之人,追...
三業能引增上生決定勝分別
【法相辭典】
【三業能引增上生決定勝分別】 p0225
上篇:三業與十業道相攝四句分別 | 下篇:三身皆具無邊功德而各有異 |
(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剛部眾之一天。手把酒器。見胎曼大鈔六。...
金剛薩埵
似天
始終心要
佛缽
彼茶
善知世間
取果與果
昌言
堂司
天冠
不系缽食戒釋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大藏經】佛遺教經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雲居山的老和尚們無一人在痛苦中圓寂

中西醫預防禽流感的方法

佛前供一朵花,彌勒菩薩都說不盡他的福德

仁清法師:文殊菩薩消業開智修持簡軌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如何分辨魔障與業障

對一切苦不起瞋恚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