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經論三卷一頁云: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如彼卷一頁至六卷十六頁廣釋。又云:復次建立如是五法;因故,果故,果差別故。因者:即是清淨法界。是能生長聖法因故。果謂聖智。緣彼生故;依止彼故。此聖智果差別,有四隨起建立。謂緣法界,任持一切隨聞法故。於諸有情,證得自他平等性故。開示正法勝方便故。利他因故。復次建立如是五法;佛自體故,因故,果故。佛自體者:清淨真如為體相故,及緣此境無分別智為體相故。因、謂無量常無間斷於諸有情平等性智。果、謂饒益一切有情二殊勝智。觀察可化不可化故。隨其所宜,成所作故。復次建立如是五法;謂於佛地果位差別,即智斷果,為佛地體。斷果,即是清淨法界。於中一切障永斷故。智有四種。大圓鏡等。於佛果地諸心心法分位所現諸功德中,智最殊勝。以智為名。總攝一切有為德故。復次如是所說法門,建立五法,總攝佛地一切佛法。總攝無為諸功德故。聞熏成熟,任持一切佛地所攝諸功德故。於諸有情,常現起佛利益安樂平等事故。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邊無量福智莊嚴所隨逐故。能成一切利樂有情變化事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財施】 p0941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頁云:財施者:謂以上妙清淨如法財物、而行惠施;調伏慳悋垢而行惠施;調伏積...(術語)對於離言真如而言,...指因緣不具足破戒、因緣具足破戒。據大智度論卷九十一載:(一)貧窮之人,衣食之緣不能具足,因而心生偷盜,即破於戒...生死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種生死之相,故說二種生死。二種生死者,謂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也。 一、...(人名)日本傳教大師,名最澄。與空海入唐傳台密禪之三宗,為日本天台宗之高祖。所著甚多,凡二百八十餘部雲。...(菩薩)在金剛界理趣會金剛薩埵之後。青色,兩手持摩羯幢。又名愛金剛。...(物名)禪林,僧堂中,聖僧龕之左右為出入板。以分前後堂。前堂首座領前堂之大眾。後堂首座領後堂之大眾。見象器箋...為關於僧制、清規之典籍。現已不存。東晉僧道安頗重視戒律,遂令竺佛念、曇摩持、慧常等譯出「十誦比丘戒本」、「比...(雜名)奉於神佛之錢。俗曰散錢,參錢。...(物名)混合種種之香為丸者。用於密軌。...清代曹洞宗僧。浙江餘姚人,俗姓潘。字山庾,世稱山庾弘能。年三十三,讀高峰和尚語錄而出家,首先參禮瑞光徹命,又...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從前,有一位大師,充滿智慧,遠近聞名。 這位大師講道十分精彩,一個村子就請他去講道。他接受了邀請。到村子時,...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批註上說:一個菩薩深深地了解到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別人完全...前者思惟生死的過患,是改變對來生的愛取。而這裡是改變對今生的愛取。這種人福報大多數都很大,他前生一方面布施、...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放棄傷害眾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勞的。 若你不持守三昧耶,...人們都知道殺業非常可怕,卻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們都以為殺業所得之業報最為殘酷,卻不知邪淫的業報更為淒慘。人...現生讀誦楞嚴咒,永受好命安樂福。我們所要改造的命運,不單是要改變今生之中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創造未來生...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佛出家後,一直做佛的侍者,阿難跟佛,跟我們確實有著太深的因...靈訓禪師在廬山歸宗寺參學時,有一天動念想下山,因此向歸宗禪師辭行,禪師問道: 你要到哪裡去? 靈訓照實回答:回...
五法攝大覺地
【法相辭典】
【五法攝大覺地】 p0281
上篇:五法性攝三身 | 下篇:五聖智三摩地 |
(814~846)為唐穆宗第五子,原名瀍,後改名為炎。自幼年即不喜佛教。於開成五年(840),繼其兄文宗即帝位,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