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二卷十七頁云:又心心所,若細分別;應有四分。三分如前。復有第四證自證分。此若無者;誰證第三。心分既同;應皆證故。又自證分,應無有果。諸能量者,必有果故。不應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時非量攝故。由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量故。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後二是內。初唯所緣。後三通二。謂第二分,但緣第一。或量非量。或現或比。第三能緣第二。第四證自證分,唯緣第三。非第二者;以無用故。第三、第四、皆現量攝。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緣,無無窮過。非即非離,唯識理成。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就唯識論所立八識從眼識數之意識位於第六,故謂為第六識,亦云第六意識。...(行事)律教禁歌詠。毗奈耶雜事六曰:苾芻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卷。若苾芻作闡陀聲,誦經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國言音...(一)指出家樂、遠離樂、寂靜樂、菩提樂、涅槃樂等五樂。即:(一)出家樂,謂世人多業惑、煩惱,若出家辦道,則永斷苦...(術語)佛初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優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則非清淨士女。犯五戒者,則...1、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2、房舍、衣服、飲食、湯藥。...【篤迦】 此雲栗。...(物名)梵音Sakrābhilagna,寶珠名,譯曰能勝。以此寶能勝一切世間之寶故也。觀經妙宗鈔二曰:釋迦毗楞伽此雲能勝...如,契合之義;實,真實之義。如實相之知見,稱為如實知見。亦即指契合於真實道理之知見。據法華經壽量品載,如來如...【無生法忍】 指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諦認之,安住且不動心,曰無生法忍。為三忍之《大智度論》卷五十載:『無生法...【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 p0722 瑜伽二十一卷十八頁云:云何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卽如是有涅槃法...【無上想定】 p1063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頁云:從此已上,緣無所有,當知名為無上想定。...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問: 為什麼有舍利子? 中台禪寺答: 舍利為梵語,即遺骨之意。舍利可分為全身舍利及碎身舍利,前者如廣東省南華寺...1082年2月15日晨,50歲的永觀法師在佛堂經行念佛,忽見阿彌陀佛從法座上下來,在前引領他一起經行。永觀師一時驚訝...在家做定課的你,也許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堅持。在家如何能堅持做定課?有沒有什麼竅門幫我們堅持下去? 堅持做定課...問: 人生總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時飛來橫禍,應怎麼避免。 方海權答: 人生不如意事,那是正常現象。飛來橫禍,那就...唐朝的曹山本寂禪師,是福建泉州莆田人,從小學習儒學,十九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法名本寂,二十五歲受具足戒。之後...人生所為何事?平常人只說學佛,但為什麼要學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這一問題是應該明白的。可以說:學佛並不是無...經典云:犯一個突吉羅小罪,如四天王的壽命五百歲的時間墮地獄中。 突吉羅的小罪,尚且獲得此種果報,何況是犯重罪...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有一次,阿修羅王因為生病而面容憔悴、精神萎靡,釋提桓因知道後即前往探視。...
心心所法應有四分
【法相辭典】
【心心所法應有四分】 p0357
上篇:心心所法各有三分 | 下篇:心心所法必有二分 |
指微細柔滑之觸境。多用於指男女美好之色相,與「細色」同義。又與十二因緣中第六之「觸」同義,皆指引起官能上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