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三卷三頁云: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此心心所,於餘世法,為都勝故;說名第一?為分勝故;名第一耶?設爾;何失。若都勝故,名第一者;此豈能勝現觀邊世俗智。然現觀邊所修世俗智,是見道眷屬;隨屬見道,慧力殊勝。此法不爾。又此豈勝雜修靜慮。然彼等至,及所感生,不共異生。此法不爾。又此豈勝初盡智時所修善根。然修彼時,離一切障,所依清淨。此法不爾。又此豈勝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三摩地。然彼尚能厭惡聖道;況於有漏。此法不爾。若分勝故,名第一者;暖、頂、忍等,應亦名第一。各勝彼彼下位善根故。有作是說:此法都勝,故名第一。然約能開聖道門說;非據一切。謂現觀邊世俗智等,雖有如前所說勝事;然皆無力開聖道門。此法獨能。是故都勝。或有說者,此法於餘一切事勝;故名第一。謂現觀邊世俗智等所有勝事,皆由此成。所以者何?彼諸勝事,若無此法,開聖道門;體尚不修;況有勝用。要由此法開聖道門,方修彼體,乃至勝用。彼諸勝事,既由此成;故此於餘一切事勝。有餘師說;此法分勝,故名第一。問:若爾;暖等應亦名第一法。勝彼彼下位善根故?答:彼於二分中,俱非最勝故。謂世善法,總有二分。一、依異生。二、依聖者。世第一法,雖於聖者世俗智等,不名最勝;而於異生所得靜慮、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淨觀、持息念、諸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暖、頂、忍中,皆悉最勝。暖等不爾。故此獨稱世第一法。問:此何義故,名第一耶?答:此最勝故;能引第一故;得第一果故;趣第一性故;是第一義。有作是說:此能摧伏第一有故;是第一義。有餘師說:此是異生最後心故;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問:此中所說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有何差別?或有說者,無有差別。皆是讚述第一義故。復有說者,亦有差別。且名則差別。謂此名最乃至名妙。復次對諸善根,亦有差別。謂此對聞所成,名為最;對思所成,名為勝;對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名為長;對暖,名為尊;對頂,名為上;對忍,名為妙。復次約所依地,亦有差別。謂此依未至定,名為最;依初靜慮,名為勝;依靜慮中間,名為長;依第二靜慮,名為尊;依第三靜慮,名為上;依第四靜慮,名為妙。復次依義不同,亦有差別。謂此至邊頂故,名為最;上品攝故,名為勝;作吉祥故,名為長;體升進故,名為尊;性堅牢故,名為上;滿所願故,名為妙。復次體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此能作苦法智忍等無間緣,故名為最;超過一切異生善根,故名為勝;映奪一切世俗善根,故名為長;能逮勝德,故名為尊;無二分故,名為上;似無漏故,名為妙。復次相用有異,亦有差別。謂是異生最後心故;猶如樹端,名為最。能開聖道門故;名為勝。根猛利故;名為長。以於一切順抉擇分,此最上故;名為尊。折伏一切煩惱怨故;名為上。引愛果故;名為妙。有餘師說:如是六句,以後釋前,故有差別。謂此最故,名第一。勝故,名最。長故,名勝。尊故,名長。上故,名尊。妙故,名上。由此故名世第一法。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由人之定命十歲起,每百歲增一歲,達於八萬四千歲之定命間。俱舍論光記十二曰: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比喻身體堅固,猶如金剛,係指佛身功德而言。據月光童子經載,如來之身功德如金剛,已斷盡諸惡而積聚萬善;相好光明...(寺名)唐高宗為太子時,為文德皇后所創建,十大寺之一。在陝西長安縣東南,曲江北。隋無量寺地。南臨黃渠。竹松森...(傳說)涅槃經二十五曰:如諸獵師,純以黐膠置之案上,用捕獼猴。獼猴癡故,往手觸之,觸已粘手;欲脫手故,以腳蹋...(術語)菩薩四無所畏之一。菩薩說法,雖受聽者之難問,然得自由自在解決,故心中無所畏怖也。...【解脫道】 p1235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頁云:解脫道者:謂斷無間,心得解脫。 二解 雜集論九卷十二頁云:解脫道者:謂...(天名)又名功德天。主富貴之女天也。大吉祥陀羅尼經謂之大吉祥菩薩。...亦名:人女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中,人女者,要有所了知解淫慾語也。」資持記釋云:「釋中,初緣。示境取知解...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五八識皆屬現量,無我法二執,於證達佛果時,眼等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為利...【於善不喜足】 p0748 集異門論二卷十六頁云:於善不喜足者:如有一類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廣說乃至非唯得死...(儀式)人間之中陰,身如童子之形,且必以七日為一期而生於本生處。若於七日之終,未得生緣,則更續中陰七日,至第...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達多長者,所擁有的財物、奴僕及象馬牛羊,不計其數。一天,若達多長者來到只桓精舍聆...
昨日說《四十二章經》中的二十難,會過來,難會變易。難易是對待法,難中有易,易中有難,在各人所用不同。不講別的...問: 請問師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師學法,後來發現這位法師所說的內容,有違佛菩薩及祖師的教法,我想離開他,這樣可...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2.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一天,一個信徒請教禪師:我是個有家室的人了,但現在卻瘋狂地愛上了另一個女人,我該怎麼辦呢?禪師說:你能斷定她...
當阿難向佛陀請問樂法善男子善女人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時,世尊阻止道:止止,阿難,今時眾生不能恭敬及有敬法。...
智者大師雖然他是在教下(天台)專攻專修,但對於西方淨土是一往情深。他日常生活都不背著西方,都是要面向西方,專...
每天講可能也有人不喜歡聽,從下個七開始就隔一天講一次。天天講,聽的人不喜歡聽,講的人還是很累,效果不一定很好...
世第一法釋名
【法相辭典】
【世第一法釋名】 p0513
上篇:世間極成真實 | 下篇:世出世行差別 |
【五種不淨受用及五種清淨受用】 p0292 瑜伽九十九卷十二頁云:云何受用?謂有五種不淨受用,及有五種清淨受用。雲...
一增
金剛體
慈恩寺
獼猴著黐
決疑無所畏
解脫道
大吉祥天
與人女粗語戒人女義
五八識
於善不喜足
中陰法事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貪圖供養墮餓鬼

貧窮布施難?在乎一念之間
自己所跟的師父是邪見之師該怎麼處理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念佛法語
生命中最愛的女人

應當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師

兩位大師持名念佛求生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