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七卷六頁云:末法時生諸聲聞相,云何可知?謂諸聲聞,於當來世,法末時生。多分愛重利養恭敬,違背妙法。諸貪恚癡、及不正法、並皆增盛。為慳嫉等諸隨煩惱,纏擾其心。處慳、家慳、利慳、恭慳、譽慳、法慳、無不具足。諂、誑、矯、詐、恆現在前。廣說乃至為活命故、而求出家;非為涅槃。多諸掉動。高舉輕躁。強口傲誕。懈怠失念。心不靜定。多諸迷亂。根性闇劣。多諸煩惱。煩惱現行,無有間斷。憂苦雖多;不生厭患。樂多眾會。棄阿練若邊際臥具,來入眾中。習近村側所有臥具,便生喜樂。如是乃至喜樂談謔,喜樂喧眾,喜樂猥雜。自舉縱逸,不能善修身戒心慧。於佛世尊所說甚深與空相應,隨順緣性緣起緣生,所有經典,並皆棄舍。於世聰慧所造諷誦綺飾言辭,絢藻文章,隨順世典。恭敬受持,深生歡喜。於似正法,非正法中,妄生法想。於正法中,起非法想。又即於彼,愛樂顯現,宣說開示。誹謗正法及毗奈耶。於說正法及毗奈耶補特伽羅,生怨家想。多犯尸羅,習諸惡法。內實腐敗,外現賢善。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無餘有餘二篇重罪,尚起故思,現行毀犯;何況中輕。既毀犯已;多不如法發露對治。或為他知而行發露;非實意樂。故欲結好諸親友家、及施食家,於諸在家所為所作,能引無義多事業中,好善營造。於諸在家白衣者所,多起親愛尊重恭敬愍念之心;非於同法修梵行所。多喜安住詐現相等起邪命法。展轉互起謀略之心。好為種種鬥訟違諍。多樂蓄積家產資具,假存法式,以之為勝。凡所度人出家受戒,一切皆以有染污心,為充供事。然作是言:我今但為憐愍因緣,度其出家,受具足戒。所畜共住近住弟子,恆常供侍隨心轉者,彼雖慢緩;而深愛念,悅意攝受。餘不爾者,雖不慢緩;亦不愛念,悅意攝受。若見苾芻、多諸親屬,廣招利養衣服等物;則便尊重恭敬供養。若見苾芻、闕乏親屬;雖少欲等,功德具足;仍生輕蔑,而不採錄。食用僧祇及別人物,都無悔愧。好攝犯戒,樂結朋黨。悔情微劣,或復太過。凡所聽聞,皆為聲譽讚誦因緣,或復多為利養恭敬;都不自為調伏身心。如是等類諸雜染法,皆悉成就。法末時者:所謂大師般涅槃後,聖教沒時。爾時如是聲聞弟子,身壞命終,多墮惡趣,生那落迦。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人名)冀州人。姓尹氏。幼出家,就法遷受學,博通經論。智藏,僧旻,法雲等,皆出其門。承道場慧觀之說,立三教五...【三種雜染】 p0177 瑜伽八卷一頁云:何等為三?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如彼第八卷至十卷釋。...(名數)菩薩之行滿足後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達智,欲見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隨念智,憶念在觀心中了知諸法...凡二卷。北齊曇景譯。又稱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臨般涅槃母子相見經。略稱摩耶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本經前半...梵語 cittaikāgratā。音譯質多翳迦阿羯羅多。為定名之一。乃定之自性。以止住心於一境之狀態為定,故又稱心一境性...眾生蒙受如來之十種恩。又作如來十恩。即:(一)發心普被恩,如來為眾生而發菩提心,咸令受利益得安樂。(二)難行苦行...(經名)普賢菩薩勸發品之略。法華經第八卷,第二十八品之名。說普賢菩薩自東方來,以種種勝事獎發持經人之心。...(雜名)多聞天即毗沙門天之居城。慧琳音義十一曰:阿吒筏底城,即多聞天王所居也。...本指器物之容量,引申指人之才識、度量。據最勝王經卷一載,世尊說法,無有分別,係隨眾生器量之多寡,並應其機緣而...【平等食及不平等食所作損益】 p0533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頁云:當知此中由平等食,非極少食,令身饑羸,未生不生,已...指釋迦如來所入之三昧。釋迦之種子為 (bhah),乃除遣三有之義;又 有不可得之義,故以歸於空為內證。以自此空而出...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離相離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我們剛開始在修學戒律的時候,很多人提出一個問題,說綿羊的毛為什麼不能用呢?很多人提出質疑。諸位知道,綿羊的毛...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五點記數法。 五點記數法: (一)安置地輪,令必下沉。 (二)所緣...生活中,人們的煩惱大致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慾望,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名與利。有的人為此奔波了一生,卻苦...李圓淨居士編寫《印光大師嘉言錄》。他就在一篇文稿裡面講,他有一個朋友,是在煤礦裡面工作的。這個居士也常常下很...空觀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經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來什麼都沒有,你要經常去想這道理。我們不要太注重這個人生的...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但是,若不從第一種開始,而直接修學第二種方法的話...《集頌》: 殺母弒父害羅漢,破僧出佛身中血。 隨犯一種成他勝,不孝欺譭謗責僧。 群黨破壞塔寺等,是五逆類邊方罪...
末法時生聲聞
【法相辭典】
【末法時生聲聞】 p0521
上篇:末摩斷 | 下篇:末那心所何地所繫 |
(經名)一卷,失譯。與鸚鵡經及分別善惡報應經皆中阿含鸚鵡經之別譯。兜調者,婆羅門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