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二頁云:有上住樂者:謂滅盡定。此亦名為應修習樂。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遺於後人之教訓也。大日經疏八曰:以法王遺訓而教訓之。唐太宗三藏聖教序曰:遺訓遐宣。...(術語)少許之禪定也。止觀七曰:那得薄證片禪即以為喜。...謂一切法的種子,熏習成熟,由因位變易而成為果報。...全一卷。又稱乳光經。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敘述佛陀因風疾,命阿難至梵志摩耶利處乞取牛乳;梵志...【法無別真如】 p0764 成唯識論十卷二頁云: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謂佛菩薩之神力能自在通行石壁而無障礙。楞伽經卷二(大一六·四八九下):「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物名)割笏也,讀經時每句讀打以調聲規律緩急之具。如拍子木之類。...(1633~1695)清初僧。屬日本黃檗宗。福建福州府福清人,俗姓林。字高泉。號雲外。又稱曇華道人。十三歲出家,登福...【內攝作意】 p0366 瑜伽十一卷十七頁云:內攝作意者:謂奢摩他品作意。...【界差別有十二種】 p0866 集論七卷九頁云:云何界差別?謂欲界異生有學無學。如欲界有三,色無色界、亦爾。又...(儀式)僧中有死者,則一山之僧眾送之,附於四葬之一,令誦經咒願。毗奈耶雜事十八曰: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過去,有一位比丘,行腳游化至他國。因為當天夜已晚,比丘無法入城,便在城外的草地上席地而坐。 到了半夜,一夜叉...
往生就非常純粹的三個條件:衹要你信、願、持名。而且這裡對你持名沒有提很高的要求,沒有說你一定要持到功夫成片、...
有人問印光大師學佛的秘訣。印光大師則回答:學佛的秘訣在於誠與敬。誠就是真誠、不虛偽、不做作、不懷疑、有信心。...
釋此經時。略開四分。一題名。二敘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釋題名者。諸佛法身。本無差別。從緣應感。乃有多途...聖嚴法師教人對付生氣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腳底、數呼吸、念佛號都是,但要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這個世間,...
古人常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什麼叫開悟呢?從佛法的角度,我們每一個人在沒有經過佛法教育之前,我們是活在...
今天我們《莫到老來方修道》,要講到關於第二個大的部分,叫緣起門。為什麼要說有極樂世界,為什麼要讓我們知道有阿...佛陀剛成道證果時,獨自在優樓頻螺聚落尼連河邊的菩提樹下,靜坐沈思,心中想著:在這世上唯有一個法門,能令眾生的...
有上住樂
【法相辭典】
【有上住樂】 p0547
上篇:有上想定 | 下篇:有勇堅猛 |
(人名)雲棲大師,名袾宏,字佛慧,號蓮池。初為儒生,三十後,出家,行腳多年,住於杭之雲棲,建創禪林,勵念佛,...
遺訓
片禪
變易而熟
乳光佛經
法無別真如
石壁無礙
音木
性潡
內攝作意
界差別有十二種
對出家送喪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善惡報相距之遙

阿彌陀佛的無條件救度之心

學佛的秘訣在於誠與敬

彭際清居士: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聖嚴法師對付生氣有一套

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