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十六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希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來求者,王所匪宜,將護王意;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觀無量壽經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恚】 p0938 瑜伽八卷三頁云:恚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非...指三論玄義中所載之對偏中、盡偏中、絕待中、成假中四種中道。(一)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稱為對...(人名)舍衛國之王名,譯曰和悅,又曰月光,新稱缽邏犀那時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譯作勝軍,義淨譯曰勝...【作意】 p0685 瑜伽三卷七頁云:作意云何?謂心回轉。又云:作意作何業?謂引心為業。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為佛之尊號。佛之智德普照事理,為人、天中之最尊者,故稱普智天人尊。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空見論】 p0787 此有二種。一、是外道。作如是計: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無有...(?~165)印度禪宗第二十二祖。那提國王之次子,屬剎帝利種姓。三十歲時,遇婆修盤頭尊者,遂出家,嗣其法,行化...(真言)加持壇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護)捕哆賜(親也於也),譯云:汝天親護者(於字入下句...亦名:四分得戒和尚不現前不得戒、十誦得戒和尚不現前得戒得罪 行事鈔·諸部別行篇:「十誦,無和尚人,受戒得戒,...此中三品順抉擇分者,謂除世第一法,由此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續,即此生時定入現觀非前位故,從下中品順解脫分...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這些大德們,大和尚們,他個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別是白衣,你不要評論。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說?一個人也不能說,要...問: 既然娑婆世界是虛幻的,那為什麼還要認認真真對待周邊人,行孝、關愛、禮敬呢?這些怎麼圓融? 大安法師答: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一個是業力的造作。也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只做了兩件事情:第...淨宗願門的核心內涵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娑婆世界眾生欲生起厭離心,殊為不易,是故釋尊詳陳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原文】 喜怒好惡嗜欲,皆情也。養情為惡,縱情為賊。折情為善,滅情為聖。甘其飲食,美其衣服,大其居處。若此之...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緣慢慢地放下。因為,你越攀緣...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智慧與慈悲,卻可治癒一切的病苦。 人們常常嚷著要去尋找內心...
有資生具不施求者戒
【法相辭典】
【有資生具不施求者戒】 p0560
上篇:有非有異非異性差別 | 下篇:有愛憎心自讚毀他戒 |
【三性各具中道】 唯識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與三無性的基礎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義。即遍計所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