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二十三卷二頁云:云何因境斷識?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是謂因境斷識。此中若識因斷境斷,自體未斷;名因境斷識。諸有欲令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於自部非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雖全斷,而境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諸有令欲遍行隨眠,及彼相應俱有諸法,亦作自部遍行因者;彼作是說: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見集所斷見苦所斷緣;此心自部,因雖未斷;而他部因全斷,境全斷,自體未斷;故名因境斷識。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有斷有未斷,境未斷,故非因境斷識。爾時若心見集所斷,見苦集滅道修所斷緣;此心因境俱有斷有未斷;故非因境斷識。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613-681)唐代高僧,為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修持淨土甚力,疏淨土三經,寫阿彌陀經十餘萬卷,每念一聲佛,即有一光...(名數)一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於取其所證,心執著而不忘。認之為我,是名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術語)出離生死之妙慧也。佛地論二曰:得能出離生死妙慧,故名出慧。...【諸天非所歸依】 p1353 瑜伽七十四卷十三頁云:復次由五因緣,當知諸天,非所歸依。何等為五?一、由形相故,二、...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三藏教即是經律論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旁化菩薩;通教是說...【毗跋耶斯】 此雲四念處。念即是觀,處即是境。智論釋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物名)容柄香爐之長方形箱,使導師後之侍者持之。...梵語 abhi-māna。即對於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有所得、有所悟,卻起高傲自大之心。如經論中常舉示的未得謂得、未獲謂...濟緣記釋云:「並五百結集中事,初集同往,先白告處。律雲,諸比丘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飲食臥具眾多,我等宜可共往結集...謂散亂放逸之想,即指一切之煩惱。楞嚴經卷七(大一九·一三八下):「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增一阿含經卷一...【非同所了名】 p0715 瑜伽八十一卷二頁云:與同所了名相違,是非同所了名。...(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我們在學院裡面,乃至於在修道路程上,往往會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常常憑直覺去感受會...我們不斷地修習專住,首先產生心輕安。你的心會產生兩種功德:第一個,明瞭。所以你打完坐的時候出來,你的心特別的...大陸有座龍山寺,是從唐代就有的古剎,聽說清朝時代有一時期,寺內的香火鼎盛。為何有此盛況呢?因為寺內有一位以至...對各位來說,現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課,有很多不適應。特別是這些咒語,字也看不懂,也聽不懂。首先,你們不要著急去弄...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己的心念、言語和行為,做了虧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後果,那麼這...佛教有命濁的說法。人類共同的惡業增長、熾盛,會引起短壽的果報,此為末世之際的命濁。唐玄奘的弟子窺基大師在《妙...佛教從漢代傳入中國以後,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翻譯講學、從萌芽到成熟的階段,當時的派別就有十一種;直到唐代...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布施的功德隨著布施者的發心和對境有種種差異,這就需要去審定考量比較布施的...
因境斷識
【法相辭典】
【因境斷識】 p0592
上篇:因有七相 | 下篇:因果同時 |
(菩薩)胎藏界除蓋障院上第七位,密號曰悲念金剛。以旋大悲智水潤眾生幹田為三昧。菩薩以大悲纏其心,故名大悲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