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欲想、嗔想、害想。欲想是生起貪慾的思想;嗔想是生起瞋恚的思想;害想是生起害人的思想。...【王肯堂】 明代金壇(江蘇丹陽)人。字宇泰。官至福建參政。好讀書,精於醫道,為時人所欽崇。並博通教乘,尤善唯...乃位於古印度摩竭陀與憍薩羅二國間之大城。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載,彼處原為大曠野,有五百群賊常殺害商...(公案)慈明謂黃龍曰:書記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頓棒,於洞山時應打否?龍曰:應打。慈色莊言,聞三頓...【霧】 p1447 俱舍論一卷六頁云:地水氣騰,說之為霧。...【到彼岸別障】 p0826 辯中邊論上卷十四頁云:於到彼岸,有別障者:頌曰:障富貴,善趣,不舍諸有情,於失德減...(術語)對於不定業而言。略稱為定業。...梵名 Yugajdhara。七金山之一。又作由乾陀羅山、游犍陀羅山、逾乾陀羅山、樹巨陀羅山、喻漢多山。略稱乾陀山。以山...【命根不立為食】 p0814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四頁云:問:何故命根能任持身,而不立食?答:若離於食;彼終不能長...宋代僧。越(浙江紹興)人。住溫陵開元寺,世稱溫陵大師。宣和年間,撰妙法蓮華經解二十卷,以闡揚天台奧意。又精通...(譬喻)智慧之燈炬也。智慧能照無明之闇,使知道之險難,故譬為燈炬。涅槃經二十一曰:汝於佛性猶未明瞭,我有慧炬...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
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癡暗。修六和敬,常行法...過去,有五百商人乘著一艘大船出海尋找奇珍異寶。一日,風和日麗,大家正自歡喜,不消幾日即可到達目的地。過了一會...
菩薩利益眾生的時候有種方法,叫四攝法。 四攝呢,同事,我要利益他,我跟他一塊做他所做的事;利行,幫助他,對他...
問: 《文鈔》中說,受苦時作消業想。弟子的困惑是,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是不是衹要受苦,就是消業?懇請法師...中國的宗教市場非常非常的廣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潛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們佛門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
在不念阿彌陀佛名號之前,我們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五欲六塵,這就是念念塵勞。 塵是個比喻,比喻我們的妄念像灰...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定位生命的價值是一樁非常嚴肅而重大的事情,...緣又可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是主緣;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是前後兩個相連接的主緣之間不容任...
佛地斷二愚及彼粗重
【法相辭典】
【佛地斷二愚及彼粗重】 p0657 成唯識論九卷二十二頁云: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喩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上篇:佛為十利說秘密言詞 | 下篇:佛身無漏與佛身有漏 |
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說善財童子所參善知識五十三人中第三善住比丘(梵 Su-pratisthita)之住處。以該國位於濱海之地,...
三想
王肯堂
曠野城
慈明論棒
霧
到彼岸別障
決定業
逾健達羅山
命根不立為食
戒環
慧炬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弘法利生需要剿滅個人的私慾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菩薩能開娛樂場嗎?如何認識他是菩薩

受苦能消業的前提是什麼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心不知心,如何萬慮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