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二空觀之一,即觀色(物質)心(精神)等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無作者,無受者,這是大乘菩薩的觀慧。...據維摩經觀眾生品載,天女散華(花)於諸菩薩及舍利弗等,然以舍利弗等尚未泯絕思慮分別,故天華不著諸菩薩,僅著於...(經名)具名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一卷,隋瞿曇法智譯。為首迦長者說一切眾生系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而轉...(術語)內秘菩薩之大行而外現小乘聲聞之相也。舍利弗等是也。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法...(34~156)東漢五斗米道(天師道)之創建者。又稱張道陵。沛國豐(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任巴郡江州...【法證淨】 p0760 法蘊足論二卷七頁云:云何法證淨?如世尊言: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中有形量大小】 p0362 大毗婆沙論七十卷三頁云:問:中有形量大小云何?答:欲界中有,如五六歲小兒形量。色界中...梵名 ārya-varman。迦畢試國之僧。生於西元七世紀頃。意譯聖胄、聖鎧。為薩婆多部之論師,曾作毗婆沙論之章疏。玄...指收藏住持之資具、錢帛等物之庫室。又作衣缽合。後轉為收藏開山及歷代住持之遺品、衣缽、財物之寶庫。[校定清規入...(名數)善財童子以福城為起點,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識之城數。八十華嚴經七十八曰:此長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術語)對於法行而言,自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朱元璋還俗做皇帝,劉秉忠還俗做宰相,姚廣孝還俗做少師,武則...是的,鬼道眾生也是六道中的一道,鬼的種類很多,譬如有:多財鬼、少財鬼、餓鬼、恐怖鬼、厲鬼、孤獨鬼、啖血鬼、啖...淨就是執著有清淨的東西。有些人認為有所謂清淨這回事,認為世間是污染的,他要追求一個清淨的境界,到清淨沒有污染...心即是佛,佛即是覺,此一覺性,生佛平等,無有差別,空寂而了無一物,不受一法,無可修證。靈明而具足萬德,妙用恆...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生心散亂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是沒有清淨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昔日佛陀開示:諸佛為度眾生故,方便示現涅槃,實而不滅度,常住此說法。為使弟子們更深入體會此理,繼而以故事善巧...世界這個概念,世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界指空間,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 我們學過哲學,世間的哲...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調和,人就不安。因此,佛陀經常教育弟子們...
王肯堂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王肯堂】明代金壇(江蘇丹陽)人。字宇泰。官至福建參政。好讀書,精於醫道,為時人所欽崇。並博通教乘,尤善唯識。初參高原昱公,昱公為之講說唯識論,肯堂筆受,成《唯識俗詮》一書。又著《唯識證義》十卷、《因明入正理論集解》一卷等。
上篇:比量相違 | 下篇:王恩洋 |
又作禪鞠。即毛毬(球)。坐禪中如有瞌睡者,則用禪鞠投擲之,以資警戒令覺。十誦律卷四十(大二三·二八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