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一丈六尺以上之巨大佛像。又作大像。材料多為岩石、金屬,或木石塑漆等。依高僧法顯傳所載,北天竺陀歷國有高達八丈...(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教化頓大的菩薩;幽谷喻佛...【愛非愛及俱相違分別】 p1205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頁云:云何名為愛分別?謂緣淨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非...【王恩洋】 歐陽竟無大師的入室弟子,近代著名唯識學家。恩洋字化中,四川省南充縣人,清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圖像)頂結一髻之文殊菩薩也。與五髻文殊,八髻文殊有別。修文殊一字法時,則畫此尊。...【多識俱轉然不相應】 p0624 成唯識論七卷十頁云:若一有情,多識俱轉;如何說彼是一有情?若立有情,依識多少...(術語)可畏為威,可愛為德。法華嘉祥疏七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不淨之衣。指直接接觸肌膚或床之衣類,如裙子、內衣、襪子等。禪苑清規卷一裝包條(卍續一一一·四三九下):「後包...(公案)楊岐問慈明,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峰時如何?明云:我行荒草裡,汝又入深村。楊岐云:官不容針,更借一問得...(一)梵語 ātman, sva, svayam。即自體、自己。 (二)因明用語。於因明對論中,立論之人稱為自,自己以外之其他人稱...【依處最勝】 p0769 辯中邊論下卷三頁云:依處最勝者,普於利樂一切有情為依處故。...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昔日,波斯匿王聞佛說十善、五戒之功德,乃進一步問佛:為何令末利夫人受持五戒、每月持守六齋日?齋戒之日不得穿戴...關於念佛得往生的,出家、在家、男、女、老、幼,臨命終時種種瑞相,都已載在往生傳內,這種例子已不勝枚舉。我出家...四十八願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約平時說。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隱峰和尚是馬祖禪師的弟子。有一天,隱峰和尚推車從一條路上經過,看見馬祖大師躺在路中間睡覺,於是喊道:老師,請...或問蕅益子曰:參禪、教觀與念佛法門,同耶?異耶? 答曰:同異皆戲論也,即亦同亦異、非同非異亦戲論也。以三種法...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務中,應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種種煩惱、痛苦與障礙,有來自生活與工作,也有來自家庭、身體健康...時間過得真快,記得我還在當小沙彌的時候,看到年紀上了五十、六十歲的人,心裡總會想:「這些老人家好可憐,他們再...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斷煩惱》,講了當我們有了高素質,有了覺悟之後,我們就不會再去埋怨自己命運不好,並且不...
佛身無漏與佛身有漏
【法相辭典】
【佛身無漏與佛身有漏】 p0657 大毗婆沙論七十六卷四頁云:謂或有執佛身無漏。如大眾部。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出世間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彼作是說:既言如來出世間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由此故知佛身無漏。為止彼意,顯佛生身,唯是有漏。若佛生身,是無漏者;便違契經。如契經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縛,愚夫智者,感有識身。世尊亦是智者所攝,身定應是無明愛果。是故佛身,定應有漏。又若佛身是無漏者;無比女人,不應於佛生身起愛。指鬘於佛,不應生瞋。諸憍傲者,不應生慢。嵨盧頻螺迦葉波等,不應生癡。於佛生身,既有發起貪瞋癡慢;故知佛身,定非無漏。問:若佛生身,是有漏者;云何通彼所引契經?答:彼說法身,故不成證。謂彼經說: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者;說佛生身。出世間住,不為世法所染污者;說佛法身。復次依佛不隨世法轉義,說彼契經;故無有失。謂世八法,隨世間轉;世間,亦隨世八法轉。雖是八法隨世間轉;而佛不隨世八法轉。復次依佛解脫世八法義,說彼契經,故無有失。問:佛亦曾遇此世八法,如何說佛解脫此耶?謂一日中,勇猛長者,曾奉施佛三百千衣。諸如是等,名佛遇利。佛入娑羅婆羅門邑,乞食不得,空缽而還。諸如是等。名佛遇衰。佛於生時,名譽上至他化自在。得菩提時,名譽上至色究竟天。轉法輪時,名譽上至大梵王宮。諸如是等,名佛遇譽。佛為戰遮婆羅門女孫陀利女噁心譭謗,惡名流布十六大國。諸如是等,名佛遇毀。佛為跋羅墮闍梵志,以五百頌,現前譏罵。諸如是等,名佛遇譏。即此梵志,須臾回此五百頌言,現前讚佛如是論力,及嵨波離以妙伽他現前讚佛,尊者舍利子以眾多頌現前讚佛無上功德,尊者阿難陀以眾多頌現前讚佛希有妙法。諸如是等,名佛遇樂。佛有輕安及勝受樂,一切有情所不能及。名佛遇樂。佛有頭痛背痛腹痛,及有傷足出血等事。名佛遇苦。既有此事;如何解脫?答:雖遇此事;而不生染。故說世尊於此解脫。謂佛雖遇利等四法;而心不生高歡喜愛。又佛雖遇衰等四法;而心不生下慼憂恚。如妙髙山,據金輪上;八方猛風,不能傾動。世尊亦爾。住戒金輪,此世八法所不能動。是故名為於此解脫。解脫此故;說為不染。非謂生身亦是無漏。然佛生身,從漏生故;說為有漏。能生他漏,故名有漏。
上篇:佛地斷二愚及彼粗重 | 下篇:佛為過世一切聖者記別 |
【利益安樂諸天及人】 p0704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為利益安樂者:謂於彼起所有善行,無損惱行。所言人者: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