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又作持午。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必須在規定之時間內進食。此段時間即從早晨以迄中午。凡超過中午之時限而進食者、稱為...(術語)Māra,又作麼羅。略雲魔。...南齊錢塘(浙江杭縣)人,字處深。生卒年不詳。氏為南齊時代臨川王常侍,擅長清言。嘗針對顧歡之「夷夏論」而作「疑...【流轉雜染品事】 p0914 瑜伽一百卷十一頁云:云何流轉雜染品事?謂六識身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事。若蘊界處事。若...【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一切無別】 p1100 瑜伽八十卷二十一頁云: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為有少分差別意...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證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緣大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p1306 瑜伽七十七卷五頁云: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指依袈裟對出家者之不同意義而有之十二種異稱。據佛制比丘六物圖載,此十二名即:(一)袈裟,梵語 kasāya 之音譯,...指六大。古代佛教將構成一切萬法存在之元素,立為六種,稱為六大(含廣大之意)。即:地(梵 prthivī)、水(梵 a...(譬喻)無盡之法譬如海之深廣也。華嚴經二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譬喻)弘誓之深廣譬之於海。法華經普門品曰:弘誓深如海。...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如果凡事依賴算命,會讓人的生命失去彈性,很可能每天出門前都要先算一下:幾點鐘出門比較好? 如果是相信方位的人...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羅漢比丘隨行。有一日,佛告訴舍利弗,過去久遠劫前,當時有佛名盡勝如...巴勒斯坦有兩個海,一個是淡水,裡面有魚,名為伽裡裡海。從山脈流下來的約旦河帶著飛濺的浪花,成就了這個海。它在...
師父,請您慈悲開示什麼是無我相吧 你跪著,我怎麼講 (弟子站起) 大膽,竟然站得比師長還高 師父,我我到底錯在哪...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20歲時的人,會顧慮旁人對自己的看法;40歲時的人,已經不理會別人對自己的想法;60歲時的人,發...宇宙間各類的眾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人有富貴貧賤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各各的福報和業報不同的緣故。有福的...
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於自性靈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盜。 三、於自...
要培養自己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來牽引自己的生命,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很簡單,也不費事的。南...
邪見者相
【法相辭典】
【邪見者相】 p0672 瑜伽八卷十四頁云:復次諸邪見者:此是總句。起如是見者:此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立如是論者:此顯授他當所說義。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又顯非撥戒修所生善、能治所治故,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又顯非撥流轉依處緣故;說如是言:無有此世,無有他世。又顯非撥彼所託緣故,及非撥彼種子緣故;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又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故;說如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乃至廣說。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因時、名此世間。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為自然。通慧者:謂第六。已證者:謂由見道。具足者:謂由修道。顯示者:自所知故,為他說故。我生已盡等,當知如餘處分別。此中略義者,謂顯示謗因,謗果,誹謗功用,謗真實事。功用者:謂植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功用。又有略義差別。謂顯示誹謗若因,若果,若流轉緣,若流轉士夫,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因,不謗自相。謗還滅者,應知謗彼功德,不謗補特伽羅。
上篇:邪行八相 | 下篇:邪見增上果 |
廣博,梵名 Vyāsa。為印度六派哲學中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之祖跋多羅衍那(梵 Bādarāyana)之別號。又稱毗...
過午不食
魔羅
朱廣之
流轉雜染品事
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一切無別
神足通
緣大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袈裟十二名
元素
無盡海
弘誓海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聖嚴法師《別自己綁住自己》

婆羅門女栴沙謗佛因緣
世上兩種人

帶著「我相」怎麼去找「無我相」呢

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在意你
偷來的享受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