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諸菩薩意樂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頁云:問:諸菩薩意樂界云何?答:於諸佛法,信解有德所顯故。...凡八卷。唐代法琳著。又作辨正論、辯正理論。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唐高祖時,道士李仲卿(一作少卿)撰十異九迷論...南山律宗以為佛陀制戒有深防、限分二法。制戒系為阻止業因之發生,業因必起自貪、瞋、癡三毒,以凡夫未能了知心性,...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為曇無讖所譯金光明經四卷之註釋書。本書將金光明經十八品...行事鈔·足數眾相篇:「滅擯者,謂犯重已,舉至僧中,白四除棄也。」(事鈔記卷四·三七·一三)...(人名)永安(現江西廬陵縣)人,號天如。中峰明本之法嗣,屬於虎丘之門派。元至元中,住蘇州師子林,撰楞嚴會解,...【殂落】 p0889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云:殂落者:從死已後、或一七日,或復經於二三七日。...(一)位於南京。東晉永和四年(348),謝尚捐舍自宅改建為寺,稱莊嚴寺,或稱塔寺。劉宋時,文帝曾臨本寺設齋,後改...凡三十卷。又稱大宋高僧傳。宋代讚寧(919~1002)著。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本書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奉敕編纂,繼...日本佛教用語。又作四個法用。為大法會時所行之四種最重要之法儀,故稱法要。(一)誦梵唄,以梵唄讚頌如來之微妙色身...Hui 又稱增上慧學,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厭、無慾、見真。擯除一切慾望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國王費迪南決定從他的十位王子中選一位做繼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條兩旁臨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塊巨石,任何人...一直到現在,我們很多人的主觀認知裡,還是依然把佛教、佛法、信佛的人,當做一種避世的,或者說離群索居的,是一種...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經》的威力遣除了一切違緣。當年他帶一些眷屬西去取經,以種種原因只剩下他一個人。有次...清晨,在列車臥鋪的洗手間,我們幾個男士正在洗漱。此時大家多半睡眼惺忪,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談。 就在此刻,突...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舍虛空,轉心緣識。此定成已,...慧能俗姓盧,原籍河北范陽(今北京大興)。他的父親貶官到了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輕時父親去...佛教把貪、嗔、癡名為三毒,三毒於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動不動生氣、憤怒。生氣乃至憤怒,是很有害身心...【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遇佛授觀,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
含笑先言
【法相辭典】
【含笑先言】 p0710 世親釋五卷二十一頁云:言含笑者,舒顏往來,作饒益事。
上篇:村田所依 | 下篇:杜多功德 |
(一)指值遇佛陀出世、佛陀說法華經、聽聞法華經、聽聞法華經後能信受等四事,乃甚為稀有難得,故稱四難。此說出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