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人名)唐道平沙門,為金吾大將軍。佛祖統紀五十一曰:肅宗,沙門道平,為金吾大將軍,破安祿山反賊。...諸經論中每將教法住世之變遷,分為正法(正,證之意)、像法(像,相似之意)、末法(雖有教法,然未能修行證果)三...(術語)言語為顯義理之具,如筌為捕魚之具,故以筌為譬。...即六通中之宿命通。能知宿世的事為智,智力自在無礙為通。...指由樹之根、枝、花所製成之世間三種香。據戒德香經載,此三種香唯順風時得聞其香,逆風則不聞;阿難乃思惟欲尋較此...【可欣尚處】 p0524 瑜伽三十一卷十八頁云:卽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974~1020)北宋浦城(福建建甌)人。字大年。少時以文章名世,太宗嘗召入面試,嘆為神童。真宗時,歷任翰林學士...【八支聖道三種修法】 p0084 瑜伽十五卷一頁云:已說七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八種。謂有八支聖道所攝,令諸苾芻究竟...【化法調伏與法隨法行差別】 p0387 大毗婆沙論四十一卷十三頁云:云何彼名化法調伏?云何彼名法隨法行?答:若在天...亦名:無量無邊戒、無量無邊律儀、出家人有無量無邊功德 子題:比丘有二百五十戒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 比丘有 二...亦名:不嚼飯作聲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有病,嚼幹餅及焦飯、甘蔗、瓜果、葡桃、胡桃、椑桃、梨、...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問: 初觸佛門,想先學《地藏經》,再學《楞嚴經》,接著學《心經》、《金剛經》和《普賢行願品》,最後專攻《無量...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三大要》及鑒定的《飭終津梁》中講的助念規則,如理如法地去做...有一天,佛告訴阿難:我看天地萬物,各自都有他們的宿世因緣。 阿難見佛跟他說話,於是趕緊前來頂禮佛陀,跪著問佛...從前,北方有一位技藝巧妙的木師,用木頭雕塑了一個相貌端正、衣飾逼真的女子。木女能夠來回走動,還可以斟酒敬客,...【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能盡形壽遠離殺生。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驚無怖。令諸眾生不生憂苦。離毛豎畏。由此善根速得...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以從三方面來檢查自己。 【大】:什麼叫大呢?就是絕待圓融,...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她覺得婆婆一直都和她作對,處處為難她。她心裡總是想著如何...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突顯了老年人的社會問題。不論是獨居老人、或是與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對自己體能的逐漸老化...
阿那波那念
【法相辭典】
【阿那波那念】 p0777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六頁云:次應辯持息念。此差別相、云何?頌曰:息念慧五地,緣風依欲身。二得實外無,有六謂數等。論曰:言息念者,即契經中所說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慧由念力,觀此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以慧為性,而說念者;念力持故。於境分明所作事成,如念住故。通於五地。謂初二三靜慮近分中間。欲界。此念、唯與舍相應故。謂苦樂受,能順引尋。此念治尋,故不俱起。喜樂二受,能違專注。此念於境、專注故成。由此相違,故不俱起。有說:根本下三靜慮中,亦有舍受。彼說依八地上定現前息無有;故此定緣風,依欲身起。唯人天趣,除北俱盧。通離染得及加行得。唯與真實作意相應正法有情,方能修習。外道無有。無說者故。自不能覺微細法故。此相圓滿,由具六因。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數、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放舍身心。唯念憶持入出息數。從一至十,不減不增。恐心於境,極聚散故。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入謂出,於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恆隨逐。若念息出離身,為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恆隨逐。有餘師說:息出極遠,乃至風輪,或吠嵐婆。此不應理。此念真實作意俱故。止、謂繫念唯在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指;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暖、為損、為益。觀、謂觀察此息風已;兼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世間第一法位。淨、謂升進。入見道等。有餘師說:念住為初,金剛喩定為後、名轉。盡智等、方名淨。為攝六相,故說頌言:持息念應知,有六種異相。謂數隨止觀轉淨相差別。
上篇:阿耶穆佉國 | 下篇:阿毗達磨自性 |
(術語)梵語馱都Dhātu,譯曰體、界,性等。物之一定不變而為差別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謂之體,對此而名能依之差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