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一)又作三輩。眾生之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稱為三根。據法華經卷三藥草喻品載,猶如卉木叢林及諸藥草中,有小根小...(堂塔)舍利塔也。止觀五下曰:金光明中,佛禮骨塔。...(一)指身、口、意三業。中觀論有「起三行」之語,即為起動三業之謂。(參閱「三業」638) (二)三行又指:(一)福行,...(1920~)湖北當陽人。中央警官學校畢業。曾任警官學校教官、佛光山叢林大學教授。氏除佛學外,又擅長書法、易學。...【居[口*陵]迦】 此雲李。([口*陵]音陵)。...【大法】 p0238 品類足論六卷十四頁云:大法云何?謂大信大欲大勝解,及彼相應法,彼俱有法;若諸色法,雖復多廣,...乃傳說中東方之神仙國,或指日本。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六所載,南齊永元元年(499),有一扶桑沙門慧深者來華,併入京...【意界】 p1206 如意根中說。 二解 俱舍論一卷十二頁云:應知識蘊、卽名意處。亦名七界。謂六識界、及與意界。豈不...【遣相證性識】 唯識宗依三性觀的觀行法門,立此五重唯識觀。遣相證性識為第五種觀法。八識心王的自體分,是依他(...(語雜)可為餓鬼之因緣也。楞嚴經八曰: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梵名 Pīlusāra 之音譯。意譯作象堅山。或謂婆字系裟字之誤。據雲此山之神作象形,故譯作象堅。據大唐西域記卷一所...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正月初五,漫天飛雪颯颯而至,忽來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場雨。晌午剛過,霧起南山,松濤成林,畫橋臨溪。在春...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我們這次的主題,就是有關《楞嚴經》在我們日常修行上的應用。在講...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眾生卻對娑婆世界貪戀不舍,何解? 大安法師答: 往生西方淨土,你也不...離婆多,此雲星宿。父母禱星而生,遂以為名。《彌陀略解圓中鈔》 離婆多,在佛弟子當中的德行特點是無倒亂第一禪定...印祖關於慚愧的開示《涅槃經》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用世間狹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這一個字看得太輕緩,認為行善得不到什麼好處。世間的評價標準,行善都有什麼好處?你...生佛同體,方可感應道交;事理圓融,故能念佛證真。淨土法門於理極為圓頓究竟,於事極為勝異方便。淨業行人以深信切...當你布施的時候,如果碰到這些人(盲聾瘖啞)了,你要生起大慈悲心,特別是學佛的弟子,不是給他幾個錢的問題,錢只...
定覺支
【法相辭典】
【定覺支】 p0807 法蘊足論八卷二頁云:云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苾芻當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謂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舍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如善射師,或彼弟子,先學近射泥團草人,後能遠射大堅固物,亦令破壞;苾芻亦爾。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舍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能自知見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隨所應亦爾。謂第二靜慮,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乃至廣說。乃至無所有處,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識,乃至廣說。苾芻當知,乃至想定,能辦如是所應作事。復有非想非非想處,及滅盡定,我說於彼修定苾芻,應數入出。彼修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覺支。
上篇:定異因 | 下篇:定所行色 |
(譬喻)罥網繫縛人。故曰縛。最勝王經二曰:一切眾生於有悔,生死罥網堅牢縛。教行信證行卷曰:解一切生死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