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頁云: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何以故?彼處作意、與出世間聖智作意、不同分故;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諸定所攝受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人名)歸宗之常禪師與南泉之願禪師也。略禪林類集四曰:歸宗常禪師,因剗草次。有座主來參。偶見一蛇過,師逐鋤斷...遍,遍歷;參,參學。指僧侶雲水行腳,參遍天下之善知識,以增加自己見解,究明迷悟、實妄等之生死大事。如善財童子...亦名:相去舒手相及處立 子題:單白入眾坐和失相、叢坐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白召入眾,就分為三,緣、法、儀也。...(術語)地水火風也。此四者週遍於一切色法,故名大,能造色法,故名種。色香等一切物質,不能離此四大而生,故稱為...【未來世】 p0489 集異門論三卷十四頁云:未來世云何?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術語)五果之一。依增上緣而生者。如眼識之於眼根,眼識為增上果也。...眼等八識各有心王與心所,識之本體為心王,與之相應而起之作意、觸、受等別作用為心所有法,略稱心所。 p316...【應恭敬】 p1399 法蘊足論二卷十五頁云:應恭敬者:謂若識知,若不識知,皆應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讚問言:正至...(菩薩)Vajrapaśa,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四攝菩薩之一。以大悲之索,主牽引眾生之德。住成身曼陀羅之南門。秘藏記末曰...【外道不斷我語取】 p0493 大毗婆沙論三十三卷二十二頁云:何緣外道但有施設斷知三取,非我語取?此問外道亦能少分...(儀式)天竺四葬之一。梵語曰荼毗。又曰闍維Jhāpita,譯為焚燒。謂以火燒之也。經中所謂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份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為什麼要拜佛 佛教徒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們拜嗎?還是我們需要拜佛? 佛就是覺者。覺就是對一切事、理都明白清...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法句經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信心往往有時候還生不起來,會問說我到底能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精神層面,在追求精神昇華方面,宗教當是首選,而承載著諸多國家...參禪用功這一法,古來都是在叢林大眾會下行持。所以古來開悟的人,都是在叢林下禪堂裡開悟的比較多。譬如近代雲居山...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幾棟樓,原來全是一個老太太的,80年代初,她陸續將房子賣完,...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過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許多人命運不好,煩惱多都是因為福氣...
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
【法相辭典】
【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 p0970
上篇:第三靜慮有五支 | 下篇:第一無明與其能引所引緣起作等起緣 |
【業有四種先後報熟】 p1221 顯揚十九卷五頁云:又此業報、當知四種先後報熟,所謂最先、重業報熟;次、最近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