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第二靜慮也。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十七頁云:復次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尋伺滅者:問:得第二靜慮時,總滅初靜慮一切法;何故但說尋伺滅耶?答:以尋伺為上首,總滅初靜慮;故作是說。復次尋伺、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復次尋伺、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復次尋伺、離初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尋伺,修第二靜慮;是故偏說。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尋伺,故、總舍初靜慮;故偏說之。復次尋伺、上地所無,是故偏說。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但說尋伺滅。內等淨者:內、謂心。等淨、謂信。由信平等,令內心淨;故名內等淨。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復作是說:染喜騰躍、渾濁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離泥濁,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大德法救、作如是說:行者將入第二靜慮,心於定境,信向樂住,不流馳散,久住一境,得第二定,斯有是處。此由信力,是故說信、名內等淨。心一趣者:謂一門轉。非如欲界、心六門轉。初靜慮中,心四門轉。第二靜慮、心一門轉,故名一趣。即是心行一境界義。無尋無伺者:謂尋伺已滅。定生者:問:初靜慮、亦有定;何故唯說第二靜慮、名定生耶?答:第二靜慮、等持增盛,勝妙清淨,過初靜慮;是故偏說。復次第二靜慮、定所引發,定所長養。初靜慮後現在前故;名為定生。非如初靜慮、非定所引發,非定所長養。欲界心後現在前故;不名定生。復次初靜慮心、有定、不定;有內門轉,有外門轉;有緣內事,有緣外事。第二靜慮、心多在定,多唯內門轉;有緣內事,故名定生。復次第二靜慮、滅語言本。語言本者:謂尋與伺。如契經說: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不尋伺。第二靜慮、尋伺已滅,無語言本,故說定生。復次第二靜慮、名聖嘿然;故名定生。如契經說:佛告目連,汝等勿輕第二靜慮。此是聖者嘿然法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定生唯在第二靜慮。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第二靜慮具足住者:得獲成就第二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圓成實性。諸法無自性,即諸法畢竟空,故三自性即三無性。三性本不可立,然為悟他故,設...【正見圓滿五種】 p0505 瑜伽一百卷六頁云:正見圓滿、略有五種。一者、增益薩迦耶見,及邊執見,已永斷故。二者、...謂於出家遠離所生善法。不引發。不憶念。不思惟。不已思惟。不當思惟。心無警覺。總名不作意。...【出離】 出離是超出、脫離之意。即出離迷界出生死輪迴之苦,而成辦佛道,以達於解脫之境,亦即出離三界之牢獄,了...【婆訶】 此雲篅(音垂),盛谷圓[竹/(坉-土)]也,篅受二十斛。俱舍云:頞部陀壽量,如一婆訶麻,百年除一盡,...(術語)口業為言,身業為行。無量壽經下曰:言行忠信,表裡相應。...十誦律雲七財,財者信等七種出世間之法財也。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 一、信財 信即信心,...即管理寺院所有地之收入及租稅等雜務之職稱。設立於元代,在莊主管轄之下,職權相當於知庫,然其弊甚多。敕修百丈清...(術語)五蘊之假和合者。外道凡夫妄執之為實我,悟道之聖者了達為因緣生之假我。假我為因緣生,與兔角龜毛之都無不...(一)謂無穢惡垢染。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二)(1917...【熱惱】 p1339 瑜伽八十九卷七頁云:染污驚惶,故名熱惱。...(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有兩句俗話:什麼人說什麼話,三句話不離本行。因為晚學是個做夢的人,所以好說夢話。說了好幾天的夢話,還未說完。...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在顯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視,顯教常用的兩部經典中均有特別介紹觀世音菩薩,一部是《楞嚴經》,...真正的養生高手,不見得依靠保健品,有時候,吃對了,普通食材照樣養生。特別是下面的4種果實,衹要搭配得當、正確...什麼是善的難易呢?古代大儒認為:克制自己的私慾須從難除的地方克除。這個先難,具體指:難舍能舍、難行能行、難忍...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怎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二當修習...從離苦得樂的一種心願,推動我們去修學佛法。離苦得樂這樣的因素在佛法當中有二種因緣所決定:第一、外在的緣,第二...請我們看具緣成犯。在淫戒有四種情況,是成就犯戒的根本。 從意樂的角度有兩種: 第一個是正境。正境我們在律上簡...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點,也能夠獲福無量,即使是少許作了一些不孝順的事情,也會...
第二天道
【法相辭典】
【第二天道】 p0966
上篇:第二靜慮 | 下篇:第四天道 |
一丈六尺以上之巨大佛像。又作大像。材料多為岩石、金屬,或木石塑漆等。依高僧法顯傳所載,北天竺陀歷國有高達八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