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七卷十一頁云:復次即此清淨、略由五因之所顯示。何等為五?一、正說者,二、正行者,三、正行,四、增上心學所治隨煩惱斷,五、增上慧學所治隨煩惱斷。此中如來、是正說者。根熟聲聞,是正行者;亦名聰慧者。諦智所攝、名為正行。據能斷煩惱義,是無上對治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地名)Āmrapāli,又名Āmrāvati,玄應音義二十二曰:庵羅衛,舊云庵羅樹園,即庵羅婆女。以園施佛,仍本為名也...【隱沒】 p1405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頁云:復言:世尊!云何隱沒?世尊告曰:現在苦果愛永斷故。...梵語 bandha。又作縛馱。即束縛之意。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上(大一八·六九四上):「滿馱滿馱句,即其兩手三指便作...【神境智作證通】 p0935 瑜伽六十九卷十一頁云:復次云何神境?云何神境智?云何神境智作證?謂從一種、變作多...業與報併稱。意為業之報應或業之果報。謂由身口意之善惡業因所必招感之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又作業果。此為佛...日本禪院方丈內之一間。即寢室。方丈通例以中間(室中)、中後(裡方丈)為中心,加上左右各二間,合為六間構成方丈...六波羅蜜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中界】 p0359 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頁云:若有中苦及中煩惱;是名中界。 二解 法蘊足論九卷二十三頁云:云何中界?謂...(名數)斷常之二邊。【又】一、增益邊,因緣所生之法,若分別推求,則本無自性,眾生不之了固執之以為有,此名增益...子題:利根比丘口口作念著著作念入入作念、鈍根比丘總作一念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明立觀有教者。(一、智論)智...全一卷。元代沙囉巴譯。乃屬密教白傘蓋佛頂法之經典。又稱白傘蓋陀羅尼經、白傘蓋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本經敘說...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通常認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須借宿命通知道過去,用天眼通...8句老人言: 一、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 二、活多幹、話少說、群眾心裡有秤砣; 三、少吃鹽、多吃醋、少...一、雖名出家,但舍棄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行持。這是第一徵兆。 二、刪改戒律,不樂持戒不重戒。這是魔...在這個功利盛行、宗教與道德長期被邊緣化的社會能踏上信佛學佛的道路,除了宿世的善根之外,在現世還得衝破種種障礙...今天我講的內容是《學佛的三大綱目》。這個題目沒有什麼新鮮,只是老生常談。但是佛法乃至世間法,總是一番提起一番...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我們剛才講到一個橫死,不該死死了、意外發生的,這裡有九種。 有病處在沒有醫生的地方,也沒有藥。本來你壽命還沒...彭際清居士說:在我的家鄉吳縣,十多年來往生有證明的比丘尼有四個人。 第一位是岐松師。她是吳縣人。小時候就有很...
清淨由五因之所顯示
【法相辭典】
【清淨由五因之所顯示】 p0962
上篇:清淨界聲聞 | 下篇:清淨法界能容一切利眾生事 |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四分,若起塔者,應四方,若圓、若八角。以石墼木,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應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