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六頁云:淨命圓滿、亦有五種。謂能遠離矯詐等、五起邪命法。如聲聞地,應知其相。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動物)Haṁsaka,譯曰鳩。見大威德陀羅尼經六。此恐非,或是鵝及雁也。...行事鈔·導俗化方篇:「三千威儀,上高座讀經,先禮佛,次禮經法及上座;後在座正坐,向上座坐,楗椎聲絕;先讚偈唄...指須經順序修習,而漸入徹悟境地。又作漸了。為「頓悟」之對稱。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一(大四八·四○七下):「有云...【致敬儀式九等】 p0890 西域記二卷八頁云: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傳說為古代印度修多羅院之石鐘。據祖庭事苑卷四載,色如青碧玉,能容十斛。鼻有諸天像,周匝作十方諸佛成道像。每至...(雜語)伏者制伏,斷者斷絕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時不起,謂之伏惑,斷絕惑種,而使畢竟不生,謂之斷惑。有漏道之...(譬喻)世間之顛倒苦惱比如炎熱。解脫譬如涼風。無量義經曰:請佛轉法輪,隨順能轉。微渧先墮,以淹欲塵。開涅槃門...【色無色愛】 p0569 瑜伽六十七卷十八頁云:若生欲界,或生色界,已離欲界欲,希求色界後有者;喜於已得色界等...【戒律儀有三種觀清淨因相】 p0694 瑜伽二十二卷十四頁云:又戒律儀有三種觀清淨因相。何等為三?一、觀身業,...【一切有情是如來藏等】 p0017 佛地經論三卷十七頁云:又淨法界,若無差別一切種淨;則名一切如來法身。亦名如...【戒禁取】 四取之一,即執著非正因、非正道為正因、正道。亦即執取五見中之戒禁取見,於三界之苦、道二諦中皆各有...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
我們一生都是為了身見,為了享樂為了這些東西,一生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舉心動念、行為造作都是在造惡業。等...1、依止佛陀經典參考相應祖師論著。 2、不宣揚神通感應。 3、不搞個人崇拜。 4、不宣揚沒有驗證的念佛感應和往生事...問: 師父,在修行的過程中,般若和願力這兩個方法要怎麼去實踐?面對不同的對境時,這兩者的運用是不是應該有所側...波斯匿王向佛請問: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見迦旃延和毗羅胝子,他們都說這個身體死後,一切都斷絕滅亡,沒有後...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庵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上座比丘聚集在齋堂討論著:諸位比丘!您們認為當六根接觸六塵...有個兒童,才七歲,但常常找無德禪師,和他東南西北亂說一通,但無德禪師卻認為這個童子機智不凡,出言吐語,常有一...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在蓮華莊嚴。因為你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受生的第一個處所,是...
淨土宗的修學特色,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一般的聖道門,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修持六波羅蜜而成就的。淨土法門...
淨命圓滿五種
【法相辭典】
【淨命圓滿五種】 p1003
上篇:眼見同地及異地色 | 下篇:殺生 |
全一卷。明代傳燈撰。又稱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略稱觀經圖頌。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全書分節列舉觀無量壽經之經文...
恆娑迦
說法登座儀式
漸悟
致敬儀式九等
龍宮鐘
伏斷
解脫風
色無色愛
戒律儀有三種觀清淨因相
一切有情是如來藏等
戒禁取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解深密經

願罪業悉消滅
修學淨土法門應該注意的事
般若和願力要怎樣去實踐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裡?

六根與六塵
公雞與蟲兒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