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四頁云: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粗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二解 顯揚二卷十六頁云:九、盡智。謂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或緣盡境,或復為盡,若知若見。餘如前說。
三解 雜集論十卷十五頁云:盡智者:謂由因盡所得智,或緣盡為境。所以者何?由有盡故,而起此智;名為盡智。或緣盡為境故名盡智。此義意言:於此位中,由永斷集,令無有餘,所得智名盡智。或緣因盡為境,故名盡智。
四解 俱舍論二十四卷十一頁云: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
五解 俱舍論二十六卷三頁云:云何盡智?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所有見智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二卷十頁云:問:何故名盡智?為緣盡故名為盡智?為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耶?設爾;何失。若緣盡故名盡智者;盡智惟應緣滅聖諦;不應說此緣四聖諦。若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者;則無生智、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彼亦煩惱盡身中起故。答:應作是說:惟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為盡智。問:若爾;無生智及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答:若煩惱盡身中初起、及遍有者;乃名盡智。無學正見、雖皆遍有;而非初起。無生智,非遍有。時解脫者、不成就故。亦非初起。必盡智後、方現前故。有作是說:此緣盡故名為盡智?問:此緣四諦,豈獨緣盡?答:以盡勝故;獨摽智名。謂四諦中,滅諦最勝。涅槃性故。是善常故。依之建立能緣智名,故名盡智。
七解 集異門論三卷四頁云:盡智云何答:謂如實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又云:復次若如實知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名盡智。又云:復次若如實知已盡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盡智。
八解 入阿毗達磨論下四頁云:有無漏智、作是思惟:苦、我已知,集、我已斷,滅、我已證,道、我已修,盡行相轉;名盡智。
九解 品類足論一卷六頁云:盡智云何?謂自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由此而起智見明覺解慧觀光;皆名盡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