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初唯是人,簡四趣者。天實報勝,但著樂多,無求修道故也;修羅懷疑,道在會正;非人鬼神,諂誑不實;畜生報局,愚騃所收,道在質直,慧心遐舉,戒受為道,非道故障;地獄常苦,亂惱沖心,故論說言,如鎔鐵聚,何能懷道而受戒也?唯斯人者,苦輕下趣,樂劣上天;強識念力,能崇道業。如多論引歸戒所投,誠有致也。」濟緣記釋云:「初人道中,初總標。天下,別釋,初簡餘趣。列示五道,文標四趣,則合修羅通諸趣故。天著樂者,多論雲,如目連勸帝釋雲,佛世難值,何不數數相近,聽受正法?乃至帝釋雲,天上種種宮觀,無數天女,天須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樂,以自娛樂,雖知佛世難遇,正法難聞,以染樂所縳,不得自在等。阿修羅或翻疑神,疑是信障,故不能入道。非人下,合明鬼畜,上四句列二趣;下四句明違道。質直反鬼神,慧心反畜類。遐舉,謂高遠也。地獄引偈,即智論也。具云:『地獄中陰身謂獄中報陰也,猶如鎔鐵聚,熱惱燒然苦,不可為譬喻。』唯下,次顯人道。苦輕下趣,無常苦也;樂劣上天,無勝境也。此二句異於天獄。強識異畜生,念力異修鬼。下指多論,彼雲五道而言,唯人得戒,餘四道不得是也。」(業疏記卷一三·三·九)
佛弟子文庫 > 南山律學詞典 > 正文
其義有二:(一)指覺悟正道,即體達真理之意。(二)教證二道之一。指諸佛所證之實理。[天台四教儀注卷下](參閱「二...亦名:奪衣戒開緣 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不犯者,不瞋恚,言我悔不與汝,還我衣來;彼知心悔,可即還衣;若餘人...(雜名)梵名阿誐羅迦那乞叉怛摩Aṁgāraka-nakṣatra,又稱熒惑天,火熒惑星,火曜星,罰星,四利星。或曰虛漢。金...(術語)因明學之語。宗因喻之所陳於言者謂之言陳,意中有所許者,謂之意許。因明四相違中,法差別相違因,與有法差...1、判斷經論的旨趣和解釋它的義理。 2、判斷如來一代所說教義的大小深淺,叫做教相判釋。...謂如身根。應說其相。...(術語)真言以五相修行稱為金剛喻三昧。金剛界儀軌曰:空中諸如來,彈指而警覺,告言善男子:汝之所證處,是一道清...(名數)偈有二種:一通偈,二別偈。別偈者,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皆以四句成之。通偈者即首盧偈也,不問長行與偈,...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一、止 用...【四十八無明】 p0447 品類足論五卷三頁云:有四十八無明。謂見滅所斷邪見相應無明,見滅所斷疑相應無明,見滅所斷...(佛名)龍種尊之略。文殊菩薩之本地名。又龍王之尊稱。大日經疏二曰:龍尊是諸大龍,俱吠囉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過去有一個長者,家財萬貫,金銀財寶,真是取用不盡,生活也過得非常快樂。他有一個漂亮賢慧的妻子,更使他歡喜。 ...
我們過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惡業,想想因果不虛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那怎樣才能免墮地獄、...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亂,人心也亂了。如何在亂世裡保持清明安穩,做到「境隨心轉」...
一個淨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說: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對這個佛號一點感覺都沒有,那你就很難把佛號念好了,它就是...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什麼要這樣? 法清法師答: 菩薩修行有六個法門,分別是布施、...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二點要注意:一個是你能念的心,一個是你所念的佛號;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
當年,慧可請求達摩為之安心。達摩要慧可取心來,以便為之安。慧可取心,了無可得。達摩因此,為之安好了心。在此,...問:現在我想學的東西很多,對於生命的存在和天地萬物的法則都很感興趣。我想首先請問:做人的意義在哪裡?佛教認為...
受具戒唯是人道
【南山律學詞典】
上篇:受具戒十種緣起方便 | 下篇:受具戒單白差威儀師 |
(天部)梵名Gaṇapati,又作誐娜簸底,迦那缽底,誐那缽底,伽那缽底。譯雲歡喜。見誐那缽底條。...
證道
奪比丘衣戒開緣
熒惑星
言陳
判釋
身處
金剛喻三昧
二種偈
治病
四十八無明
龍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悲華經
惡口兩舌

過去造了很多惡業,怎樣消除這些恐懼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把佛號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念佛時有兩點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