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疏·諸戒受法篇:「(羯磨竟處)後羯磨中,第三遍已,應至『僧與某甲受戒竟,和上某甲』,是羯磨竟處。」(業疏記卷一五·三·一五)
佛弟子文庫 > 南山律學詞典 > 正文
(雜語)四坐法之一。密教行者,修敬愛法,或降伏法時所結之坐法也。略出念誦經一曰:若欲降伏,應面向西,結賢坐而...(菩薩)佛眼尊為佛部之母,故云部母。...繫縛的意思,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繫縛眾生的身心,使不能解脫,永淪生死。...甘菩遮,梵名 Kamboja,巴利名同。意譯為可愛、好、勝。又作劍洴沙國、劍摩耆國、甘謨惹國、劍菩提國、劍浮沙國、劍...(行事)修法華三昧行法之法會也。...(界名)欲界之諸天也。有六重,稱曰六欲天。俱舍論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眾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四、睹...Jiangjingwen 佛教僧人教化世俗人等的通俗化講經的講唱底本。六朝以來,佛教僧人在保持固有的轉讀、梵唄、唱導...開除權教之執著,顯示真實之義。「開」含開除、開發、開拓等義;開除乃除卻權執,開發乃由內機緣純熟而脫權執,開拓...凡二卷。原作者及刊行年代不詳。有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清光緒十二年(1886)福建鼓山湧泉寺能成募刊本、光緒...(一)梵語 vi?uddha-citta,西藏語 rnam-par-dag-pahi sems。即清淨之心。又作清淨心。係指清淨之信仰心、清明離垢之...三病之一。貪愛之心,能病惱有情,害出世之善心。修不淨觀可對治之。[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九](參閱「三病」600) p...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1 風動?幡動? 禪宗惠能大師得到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有一天,途經...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這些話同你們講,實在沒有什麼講頭;在你們還以為不十分要聽;因為各人的心行上差...誰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恭敬三門恆頂禮。 利樂之源諸圓覺, 從修正法而出生, 彼亦依...
常念知足。就是內在的覺醒,知道萬法因緣生,不妄求,知道自性本自具足,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內心得到最深刻的滿足。...佛教稱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意譯是堪忍、能忍,指眾生必須忍受各種煩惱,堪受許多苦惱。可見這世界本來就是有缺陷、...
初做功夫,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內,遇境生疑、逢緣理會處,稍知分曉,則不必疑,此是先德入門最要緊處。若久做功夫者,...
《妙法蓮華經》在大乘經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法華經方便品》中云: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所以...
受具戒羯磨竟處
【南山律學詞典】
上篇:受具戒竟記其時節 | 下篇:受具戒能受五緣 |
【苾芻律儀六不應授】 p0875 瑜伽五十三卷九頁云:問:由幾因緣,雖樂欲受苾芻律儀;而不應授?答:苾芻律儀、...
賢坐
佛眼部母
結
甘菩遮國
法華三昧會
欲天
講經文
開權顯實
禪門日誦
淨心
貪病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大師
星雲禪話(一)石頭路滑

抱定這一個死句啃,不問開悟不開悟
佛子行三十七頌

知足是內在的覺醒
世間的四種缺陷

莫教錯過眼前事,無限春光不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