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犯戒之相分為七類,即統括五篇與篇外諸戒條為七類。又作七犯聚、七罪聚、七篇。即:(一)波羅夷(梵 pārājika),意譯斷頭。(二)僧伽婆尸沙(梵 sajghāva?esa),即僧殘。僧為僧伽之略;殘為婆尸沙之譯。(三)偷蘭遮(梵 sthūlātyaya),意譯大障善道。(四)波逸提(梵 pāyattika,或 prāya?cittika),意譯墮。(五)波羅提提舍尼(梵 pratide?anīya),意譯向彼悔。(六)突吉羅(梵 duskrta),意譯惡作。(七)惡說(梵 durbhāsita)。七聚之說各有不同,毗尼母經卷三,以尼薩耆波逸提代惡說。律二十二明瞭論則載七聚為:(一)波羅夷聚,謂四波羅夷。(二)僧伽胝施沙聚,謂十三僧伽胝施沙。(三)偷蘭遮耶聚,謂一切三聚不具分所生偷蘭遮耶。(四)尼薩耆波羅逸尼柯聚,謂三十尼薩耆波羅逸尼柯。(五)波羅逸尼柯聚,謂九十波羅逸尼柯。(六)波胝提舍尼聚,謂四波胝提舍尼。(七)非六聚所攝罪、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學對。[四分律卷六十](參閱「五篇」1197、「律」3789) p11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雜語)事之盛起也。大灌頂神咒經二曰:末世九百年中魔道興盛。法事讚下曰:正治五濁時興盛。...日本佛教所用袈裟之一。掛絡又稱掛子、絡子。今日本禪林所著用之掛絡分為二種:(一)小掛絡,僅掛於頸,多用於作務等...諦觀世間之相無他,唯是生滅、滅生、滅生、生滅而已,是為生滅相。...(名數)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也。出於菩薩戒經。...【心趣出離】 p0351 瑜伽七十卷十頁云: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又依出生死,說趣出離。...(術語)塵勞之黨侶也,塵勞者煩惱之異名。維摩經弟子品曰: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注肇曰:其為諸塵勞之黨侶也...子題:一切智無學功德、無學、六羅漢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曰:『何以所歸名歸依佛?』此釋三寶名義也。因又答...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猶如牢獄。亦即比喻眾生在生死迷界中,因煩惱、業、苦等輾轉不盡,而難以超出迷界;...(術語)對於無漏智而言。帶有漏煩惱之過,無斷迷理煩惱之力之智慧也。雖觀緣一切有為無為之法,然重以世俗之法為對...(修法)天台大師依金光明經而創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常為國家修之,亦名吉祥懺法。...【虛妄分別有九種相】 p1170 辯中邊論上卷五頁云:此前總顯虛妄分別、有九種相。一、有相。二、無相。三、自相。四...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
問: 弟子對念佛法門起初特別有信心,但是隨著個人閱歷的增長,慢慢地好像沒有信心了。請問如何生起真實的不會退失...
有一天,在建築工程正忙,工程車、建築工人都來準備做工的時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師又開始要工作、處理問題了,他故...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瞋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火」。 人之所以起...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亂,久久煩惱能圓伏圓斷,證入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所謂一就是無心,這時便無心可亂了。...
靈祐禪師在百丈懷海禪師座下開悟後,在寺院裡擔任典座(即負責寺院伙食)。 一天,司馬頭陀來到百丈山,告訴百丈禪...昔時阿難陀做了佛陀廿七年的侍者,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城對波斯匿王說法時,阿難陀的臉色現出憂愁的樣子,佛陀問他,...
壽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與壽之源也。 故曰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滅。常想死時,...
七聚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七種辯 | 下篇:七篇 |
(行事)與灌佛同。西天於平常行之。中日諸宗於四月八日之佛生日行之。禪家更於十二月八日之佛成道日行之。後漢書陶...
興盛
橫掛絡
生滅相
四施
心趣出離
勞侶
歸依佛即歸依法身佛
有獄
有漏智
金光明懺法
虛妄分別有九種相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學習做更好的溝通,使人際更圓融

如何生起真實不退的信心

廣欽老和尚指導如何內心用功磨好剃頭刀

逆境要忍,順境更要忍
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

靈祐禪師開山記
阿難尊者的七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