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眾生之種性分為十種。即:(一)凡夫性,指尚未求佛道之單純凡夫,乃起種種異見,受五趣別異之性,故新譯作異生。(二)信行性,指聞信善知識之教,如其教隨順修行者。此相當於三慧中聞、思二慧之位,七方便中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之位。(三)法行性,指不待善知識教,依佛所說之法而修行者。相當於三慧中之修慧,七方便中之後四善根位。(四)八忍性,即相當於見道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之位者。因具八忍、七智,故稱八忍性。即起無漏智觀四諦,而空觀無間更無所凝滯。因觀四諦理,空四諦之相,又稱無相行。(五)須陀洹性,即為預流果,正當第十六心。以之初預入聖道之法流,故稱初果之聖者為預流。(六)斯陀含性,為一來果,指第二果之聖者。乃斷除欲界第六品修惑之位。因九品修惑中尚殘存三品,須來欲界受生一次,方得涅槃,故稱一來。(七)阿那含性,即不還果,第三果之聖者。已斷九品之修惑,不再返欲界,故稱不還。(八)阿羅漢性,斷盡一切思惑,一世之果報盡,永入涅槃不再來生三界,故又稱不生。(九)辟支佛性,即緣覺,斷盡習氣之聖者。以上為自調孤度之人,為缺乏利他之大悲者。(十)佛種性,可成二利圓滿佛果之種性。舍離與無上菩提心相違之前九性,入順應大菩提之佛種性,即得淨印三昧,以其淨故,勝一切之聲聞緣覺,而施光明與一切眾生,故以淨寶珠喻之。[大方等大集經卷八、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二、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俱舍論卷二十三分別賢聖品] p48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十誦律雲七財,財者信等七種出世間之法財也。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 一、信財 信即信心,...【應時語】 p1399 瑜伽九十七卷八頁云:云何應時語?謂非紛擾,或遽尋思,或不樂聞,或不安住正威儀時,而有所說。...【不靜語】 p0318 瑜伽八卷十三頁云: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 二解 集異門論十卷六頁云:不靜語者:謂所說語...【眼永寂滅遠離色想乃至意永寂滅遠離法想】 p100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頁云:問:世尊依何密意,說如是言:是故今者、...(雜語)多集之貌。又如雲之集於無心之貌。言他方來之大眾也。八十華嚴經二曰:爾時如來道場眾海,悉已雲集。大疏二...(經名)十二部經之一。梵名優陀那Udāṇa,譯曰無問自說。無問者,佛自說之,如阿彌陀經。大乘義章一曰:第五名為...【南無】 或那謨,或南摩,此翻歸命。要律儀翻恭敬,善見論翻歸命覺,或翻信從。法華疏云:南無,大有義。或言...(地名)亦云鶴林。如來出世,說法利生,化緣事訖,於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入涅槃,雙樹皆悉變白,猶如鶴色,故名...梵名 Druma-kijnara-rāja。為音樂天之天子,四緊那羅王之一。居於喜馬拉雅山馬納沙湖(梵 Mānasa)北岸之香醉山(...(術語)身者積聚之義,二名積集,謂之名身。三名已去,謂之多名身。...【貪等行補特伽羅】 p0978 雑論集十三卷二頁云:貪行補特伽羅者:謂有猛利長時貪慾;雖於下劣可愛境界;而能發起上...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懺罪。我們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這樣的認識,因為佛的教導假使經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一作...布施破慳吝,乃六度菩薩行之首。布施有種種利益,諸大小經典廣讚布施功德開示人天之善道,布施為福業善人之相,破貧...一、修福 (一)福的意義與類別 何謂福?福是指人間富貴壽考,子孫繁盛,身體健康而言。韓非子云:全壽富貴之謂福。...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業中,佛陀把殺業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殺戒亦放於第一位,顯示殺業乃罪禍之首。 《正法念處...問: 法師,實在難以對惡人和我討厭的人生起真實的慈悲心?對於冥頑不化的惡人,我們堅持嗎? 宏海法師答: 當意識...天龍寺的夢窗國師擔任七朝的帝師,久受朝廷恩典,更受社會大眾和佛教徒的愛戴。有一天,在入京的途中,經過妙心寺,...(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
十種性
【佛光大辭典】
上篇:十種依果 | 下篇:十種所觀法 |
指阿育王所建之諸塔。阿育王歸依佛以後,大興佛事,到處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並供養僧眾。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一所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