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語。指新因明所立之三十三種過誤。即就因明論式中,宗(命題)、因(理由)、喻(譬喻)三支不完全而計之宗九過、因十四過、喻十過等三十三過。古因明本立二十三過,陳那之新因明加以汰舊增新,具立二十九過,其後商羯羅主集大成而為三十三過。三十三過大體為與宗、因、喻構成法照應之過失,實具科學分類之本質。三十三過名稱如下:(一)宗九過,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二)因十四過,兩俱不成、隨一不成、猶豫不成、所依不成(以上四不成)、共不定、不共不定、同品一分轉異品轉不定、異品一分轉同品轉不定、俱品一分轉不定、相違決定不定(以上六不定)、法自相相違、法差別相違、有法自相相違、有法差別相違(以上四相違)。(三)喻十過,能立法不成、所立法不成、俱不成、無合、倒合(以上同喻五過)、所立法不遣、能立法不遣、俱不遣、不離、倒離(以上異喻五過)。[因明入正理論疏抄卷四十一、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參閱「因十四過」2271、「因明」2276、「宗九過」3145、「喻」4916) p51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五怖畏之一。初學之菩薩,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爾後自己不能生活也。...梵語 japtidvitiyā-karmavacanā。又作白一羯磨、白二法。為三種眾僧法(單白法、白二法、白四法)之一。白(梵 j...(經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譯。因優婆離之問說小乘戒之大要者。...(一)指三藏中詮顯慧學之論藏,即阿毗達磨藏。又為三藏之通稱。廣弘明集卷二十成實論義疏序(大五二·二四四中):「...三藏法數云: 一、一切智無所畏 一切智者,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也。無所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四不定識俱不俱分別】 p0466 成唯識論七卷三頁云:四皆不與第七八俱。義如前說。悔眠唯與第六識俱。非五法故。有...(術語)堪忍苦難也。南本涅槃經二十六曰:不惜身命,堪忍眾難。俱舍論十八曰:眾苦逼身,皆能堪忍。...亦名:釜盆等器 子題:眾器、十六枚器、鐵作具、熏缽物、作衣具、補缽具、火具、諸缽、鍵[金*諮][糒-米+韋]囊、錯旋...由我國至印度求法請經者,稱為唐生。據印度劄記卷上所載,唐宋之世,由中土西行請經求法之僧絡繹不絕,相沿至今,猶...【鬬諍劫中有過失】 p1468 瑜伽六十卷十六頁云:復次鬥諍劫中,有四過失。謂壽量衰退、安樂衰退、功德衰退、一切世...指無漏業。四業之一。無漏業之性不染污,故稱非黑;亦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稱非白。(參閱「四業」1782) p3712...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歷來古今賢聖之人,都是由於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母之善教,即可以在懷胎時開始進行,稱之為胎教之法。 若欲產...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為已任,至於社會生產、國家事務等社會職責,都...
阿彌陀是印度話,阿翻成中文叫做無;彌陀翻成中文叫做量,所以阿彌陀等於是一種無量的功德。這無量的功德,在本經當...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念,姿態表現的非常之多,爭強鬥勝,爭美鬥艷,這事太多了。跟...朋友是位載客司機,每天都要開著面包車往返縣城。有一天,朋友翻車了,損失慘重。 看他的時候,他恨恨地說:哪個缺...
一個人修行佛法的過程,大概都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結緣、正見、正修、正行。 正見對一切生命...
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齋戒學會的老菩薩的故事。末學不願意說她是一位病人,因為她除了身體患有乳癌之外,內...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淨為律教禪密...
三十三過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三十三間堂 | 下篇:三十三觀音 |
(雜語)一似黑,二似青,三似赤。似黑者,即緇色,為黑泥之色,似青者,銅青也,似赤者,果實之染色,天竺謂之乾陀...
不活畏
白二羯磨
優婆離問佛經
慧藏
四無所畏
四不定識俱不俱分別
堪忍
聽門眾器
唐生
鬬諍劫中有過失
非黑非白業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懷孕媽媽的胎教之法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阿彌陀」具有哪些含義

衹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別摔在熟悉的路上

修學佛法需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推薦】微笑地面對人生中痛苦和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