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系針對遍計所執等三性之有法所說三種無性之空義。又作三種無自性性、三無自性、三種無性。即就遍、依、圓三性而論各無自性之義,分別有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等三種。(一)相無性(梵 laksana-nihsvabhāvatā),又稱相無自性性,乃針對遍計所執性而立。蓋遍計所執性為所謂「情有理無」,迷情之上雖有,唯不過是當情所現之假相,譬如空華,於理而言,體、相俱無,故稱相無性。(二)生無性(梵 utpatti-nihsvabhāvatā),又稱生無自性性,乃針對依他起性而立。蓋依他諸法乃托眾緣而生,無定實之性,譬如幻事,故稱生無性。(三)勝義無性(梵 paramārtha-nihsvabhāvatā),又稱勝義無自性性、無真性、第一義諦無自體相。乃針對圓成實性而立。真如為殊勝之真理,亦為根本無分別智之對境,故稱勝義。謂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即真如,亦即唯識實性。然此三無性被視為「密意說」,而非「了義」,因三自性中之後二自性,其性非無;今假說其無性者,是為否定世俗所執持之「實性」。[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十六、辯中邊論卷上、三無性論](參閱「三性」563) p62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雜語)凡有生者,不論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不悟之,而思惟永久不滅,執著於此世。是曰愛著生死。...【遍覺分行】 p1123 顯揚三卷五頁云:二、遍覺分行。謂三十七菩提分法、總攝說為遍覺分行。如實覺了一切所知義故。...【上流往色究竟】 p0233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四卷六頁云:云何上流往色究竟?謂有補特伽羅、前生中於五順下分結,已...佛要說法華經時,必先現出六種的祥瑞,以作為開經的由序緣起,謂之法華六瑞序。...梵語 karman,巴利語 kamma。(一)意譯作「業」。意指所作、事、辦事、辦事作法、行為等。含有善惡、苦樂果報之意味...(譬喻)邪見之多如林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難知難學多入邪林。...又作蓮社十八賢。東晉太元十五年(390),慧遠至江西廬山東林寺創白蓮社,與道俗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念佛,後世稱其中...凡三十卷,補遺一卷。唐代貫休述,由弟子曇域編其詩文而成。原本三十卷中,文集五卷已佚,僅存詩集二十五卷。明代毛...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念根。復次學念無學...系禪林中新近被允許掛搭者,為表示對住持之謝意所舉行之儀式。敕修百丈清規卷五對此儀式有詳細記載,並謂(大四八·...(術語)Ācārya,阿闍梨之新稱。南海寄歸傳三曰:阿遮利耶,譯為軌範師,是能教弟子法式之義。先雲阿闍梨,訛也。...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信門。信門也是有一段《靈峰宗論》的論文,我們先...老和尚在往生前約一星期開始,每天晝夜都自己猛力出聲地念佛,那種「使盡每一口氣懇切呼喚阿彌陀佛」的念法,非常人...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頭披褐,稱佛弟子...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們總認為,達到了外在的某個標準,如有錢、有權、或者有名,便...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也許,有的朋友認為,現在誰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銀首飾、鑽石珠寶一樣,不過是一種裝飾罷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法就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中國的《易經》稱它為「生生不已...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觀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講到它互相的對應,有五段,我們請合掌...
三無性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三無我 | 下篇:三無性論 |
以草木之大小喻顯根性之不同。三草,即小藥草、中藥草、大藥草;二木,即小樹、大樹。法華經藥草喻品(大九·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