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在」之義。三種有,指三種存在之法,即:(一)相待有,如對長而有短,對短而有長;對境有心,對心有境;又如輕重、彼此、大小、高低等亦如是。(二)假名有,假多數集合為一物,如假四大和合為人,有假名而無實體;又如山林、毛等亦如是。(三)法有,一切法由因緣而生,雖無自性,然亦非如兔角龜毛之有名無實,故稱為法有。[大智度論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三] p65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影像作意修】 p1341 顯揚十六卷一頁云:三、影像作意修。謂或思惟有分別毘缽舍那品三摩地所行本境界法同分影像,...日本法華宗(陣門流)大本山。位於新潟縣三條市。山號長久山。為日印開創於永仁五年(1297),時稱青蓮華寺。後日印...【有增上慢出離安住心】 p0560 顯揚十八卷三頁云:有增上慢出離安住心,謂於世間靜慮無色。...(術語)佛所說,為世之則者,謂之法,此法為眾聖入道之通處,故云門。又諸法並通於一實,故名為門。又為如來聖智游...(雜語)禪家之僧,坐禪之僧。...【乘義】 p0946 辯中邊論中卷十頁云:已說諦義;乘義云何?頌曰:由功德過失、及無分別智,依他自出離;是乘義...【所行】 p0733 顯揚十九卷十頁云:問:云何名所行?答:謂三摩地境界。若過此境:定不能知。如入初靜慮,不能...密教之修法。即修行者口誦金剛薩埵一字心密言,於自身安布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諸尊,並觀想身如佛形之修法。「遜婆明...即貪慾之事雖惡,然具法性之實理,故習於貪慾者,可就貪慾而觀法性。類同於「淫慾即是道」。此係基於天台宗所立之性...鉀,即甲、鎧。即鐵鉀著身,不能動彈而受苦痛之地獄。 p6879...(人名)Vitāśoka,又Vigatāśoka,達磨阿輸迦王之弟。智度論二十謂之韋馱輸,阿育王經三謂之毗多輸迦,阿育王傳...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法句經)...
我是一名護士,對這個稱號我曾很不喜歡。你可能會說,那不是白衣天使嗎?可在我眼裡,護士一詞包含了太多的委屈和無...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 這一句佛,一切菩薩、一切天...
對自己沒有要求,或不希求未來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務而已。這種狀況一方面源於對因果律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跟懈...
《心經》的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該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短精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
【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
《地藏經》提出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具體修法。本來佛法就是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它絕不是空洞虛無的玄學,他是...編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香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和諧世界同願同行。來自世界各地...
三種有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三種成就 | 下篇:三種至教 |
忿者,依止現前不饒益相瞋之一分,心怒為體,執仗憤發所依為業,當知忿等是假建立,離瞋等外無別性故。...
影像作意修
本成寺
有增上慢出離安住心
法門
禪僧
乘義
所行
遜婆明王法
貪慾即是道
鐵鉀地獄
韋陀輸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把工作環境當做修行的道場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為何每天勤修卻進步不大

《心經》對人的啟示

放縱淫慾,後果不堪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