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空轉、假轉、中轉。又作十如三轉。法華經方便品有「十如是」之文(大九·五下):「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天台宗智顗大師將此「十如是」之文分為三種讀法,據法華玄義卷二上載,由三種不同讀法,可顯現空、假、中之三諦法,即指:(一)空轉,若讀為「是相如」,乃至「是本末究竟等如」,則作「諸法皆空」之解,用以彰顯「空」諦。(二)假轉,若讀為「如是相」,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則作「空即假、現象即差別」之解,用以彰顯「假」諦。(三)中轉,若讀為「相如是」,乃至「本末究竟等如是」,則作「諸法即諸法實相」之解,用以彰顯「中」諦。[法華玄義講述卷二上] p69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五淨宮地】 p0266 卽五淨居天。瑜伽四卷三頁云:復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宮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名數)無著菩薩承彌勒菩薩之旨所著之五部大乘論也。...(術語)五塵之一。為四大種之所造,屬於色法。耳根所對之境也。有八種之別。...表諸法皆空之理之二十種空,出自大般若經卷三學觀品。即:(一)內空,內法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無常、無我,...子題:具戒戒善、五八十戒戒善、菩薩戒戒善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一、具戒戒善)就十業中,互為四句:一、善而...指第一義諦、向上門。於禪籍中,常用以表示超越言語思惟之究極境地。反之,如離脫第一義門之根本宗旨,則為向下門,...禪宗基本思想之一。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淨土,應不執外修、不假外求,而以般若智慧,覺知自心真性即可達到目的之一種...(人名)比丘尼。又名蓮華色尼,溫缽羅苾芻尼,郁波羅比丘尼。佛由忉利天降時,此比丘尼,化為輪王,最初拜佛。智度...(術語)佛未在因位時誓願弘濟一切眾生也。...真如自性,唯是寂滅,不可言說,是為寂滅之義也。 一切皆妄,唯真如性,是故應了真如性法也。...座落於北平西直門外。原稱真覺寺,俗稱五塔寺。明永樂間(1403~1424),班迪達(梵 Pandita)來朝,進獻金佛五尊、...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懸隔 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在一次聚會上,一些堪稱成功人士的實業家、明星談笑風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車商約翰艾頓。 艾頓向他的朋友、後來成...
曹洞宗宗名之由來 曹洞宗創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後在江西宜豐縣洞山、吉水縣曹山弘揚一家...
南北朝後魏時代,台山靈鷲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舉行無遮齋會,不論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
我們平時散亂、修行不夠精進,是因為沒有修好壽命無常的緣故。正如佛陀所說:一切足跡中,象印為第一;一切思惟中,...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曾告誡過大家,他說:年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在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依修行的標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應用在生活中,自我調理情緒、心理狀態...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居,決沒有說我是佛、是菩薩的。佛在楞嚴經上特別強調:我滅度...
三轉讀文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三轉十二行相 | 下篇:三雜染 |
(人名)又作訖哩吉、雞梨祁、吉利。譯曰作事。太古印度出世之王。迦葉佛即其子云。見起世經,起世因本經等。...
五淨宮地
五論
聲
二十空
戒善
第一義門
見性成佛
華色
本弘誓願
寂滅(二)
大正覺寺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大藏經】信心銘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

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持心如大地

平時散亂不精進,只因沒修無常觀

殺豬宰羊大辦葬禮會增加逝者罪業
彭鑫博士:論色情氾濫對當代青少年身心的摧殘

莫追憶,莫等待,莫猶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