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1636)明代僧。又作大慧。浙江仁和人,俗姓邵。字靈源。壯歲即四處參訪名德,精研法相唯識之學。五十七歲時始出家為僧。南北講說,弘闡唯識十餘年,崇禎九年示寂於杭州昭慶寺,世壽七十三。有棱嚴日記、唯識證義、唯識自考錄等。[昭慶寺志卷八] p85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子題:小乘戒緣身口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據二乘,戒緣身口,犯則問心。執則障道,是世善故;違則障道,不逸三...大日經所說三種灌頂之一。指以上師之心傳予弟子之心的灌頂。乃密教傳法灌頂之一種。又作心授灌頂、秘密灌頂、心想灌...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菩薩)執金剛也。大日經一曰:能滿一切願,持金剛者。...(名數)一、俱生思惑,與形俱生者,即於托胎於父母,愛惡之心生也。二、依見思惑,伴見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見外道而...【內所證】 p0366 瑜伽九十卷十三頁云:遠離信他,欣樂行相,週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真言)南麼三曼多勃馱喃,阿,摩訶奢底檗多,舍底迦羅,缽羅(二合)舍摩達磨你栗惹多,阿婆縛娑嚩婆嚩達磨,三曼...(天名)Gaṇapati,又作迦娜簸底,我那婆底。譯曰歡喜。大聖歡喜天之梵名。毗那夜迦誐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曰:誐...(名數)密教說六大之體性本有常住,即胎金兩部理智之二法身也。蓋密教不如顯教別立無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諸法,不過...【想蘊建立】 p1230 如想蘊建立有三種中說。 二解 集論一卷四頁云:云何建立想蘊?謂六想身。眼觸所生想,耳觸所生...南朝末年三論宗僧。生卒年不詳。又稱均正、慧均僧正。著有大乘四論玄義十二卷。由此書可窺知師初學成實論、毗曇、攝...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也莫說了生死的話。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為不順習氣,...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之前的東西,具有確實、符合事理原則的意思。在中國老子《道德...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大力提倡。也有僧人說佛教有齋天的法事,其中要禮拜二十四位諸...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人難以做到的德行。他們中有的以淡泊名利被人稱頌;有的是惜福...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說得很清楚,看一段經文: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損人利己等惡念,不許起。起,則立刻生慚愧懺悔之心...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如果改變不了,那就去適應吧。如果做不到適應,那就只好迴避吧...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
大惠
【佛光大辭典】
上篇:大悲闡提 | 下篇:大智度論 |
(術語)又名遍處。禪定之名。以所觀之境,週遍於一切處也。有十種。名十一切處,又云十遍處。見法界次第下,三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