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載,輪有運轉、摧碾二義,謂佛菩薩運轉法輪,則能摧碾眾生惑業,故以六輪配對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諸位次,稱為六輪對位。即:(一)銅寶輪對十住位,謂十住菩薩已斷見思之惑,如離了粗垢,但於四十一品無明之惑仍未能盡斷,如銅之猶有渣滓。惑障既分次第而斷,德位亦分次第而顯,故能從體起用,隨類現形而化諸眾生。(二)銀寶輪對十行位,謂十行菩薩不加功力任意運轉,分斷無明之惑,顯發本然清淨之性,如銀之瑩潔,鎔煉不變。(三)金寶輪對十迴向位,謂十迴向菩薩功行加深,教化亦廣,雖混於眾塵而不為塵垢所染,雖居五欲而不為慾火所燒。(四)琉璃寶輪對十地位,琉璃,指出於須彌山之青色寶,一切眾寶皆不能壞。謂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為外魔之所動壞。(五)摩尼寶輪對等覺位,摩尼,又作末尼,為離垢之義。摩尼寶光淨,不為塵垢所染,若以青物裹之投水,水色即青,其餘紅、黃、赤、白等色亦復如是。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將盡,位居十地之上,隨類現形,化用自在。(六)水晶寶輪對妙覺位,謂妙覺果佛諸惑淨盡,萬德圓明,常住湛然,有感則應,猶如水晶,內外映徹,無物不現。 p131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謂眾生若行下列四種法,則離於菩薩之行。(一)疑惑佛法,謂人宿無善種,於佛法心生疑惑而不愛樂。(二)我見貢高,謂人...因前世兩舌,向此說彼,向彼說此,斗構是非,離間和合,致令乖分,故今生感此二種報。據法苑珠林卷七十載,二種兩舌...(書名)具記焚釋道經角試事。名義集一曰:道家尹文操斥法本內傳,是羅什門僧妄造。通慧辨云:明帝夢金人事,出後漢...Fuobenzhizheng 7世紀中葉至10世紀下半葉,吐蕃社會外來佛教與原有本教間的相互鬥爭。7世紀上半葉,松贊干布先...(雜語)女性之出家者。禪為入禪定門之義。尼為梵語示女性之聲,故譯曰女。...禪林中,對專習教相而不修禪行者之蔑稱。又禪門修行之人,無坐禪修行之實際體驗,僅於文字上解釋禪之文字禪者,亦稱...【五處如應安立】 p0280 瑜伽三十卷五頁云:云何五處?一、護養定資糧處。二、遠離處。三、心一境性處。四、障清淨...(植物)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隨意比丘,應以生茅與僧伽為座,諸比丘並於草上...(術語)法印也。法華玄義八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則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謂不還果。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所言有為不還果者。謂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學根力。有學尸羅。有學善根。...禪林用語。(一)系用於學人雖欲表現一己之所得,然窮盡言語而無法表達時;或為表示佛法真理是難以言語表達時之用語。...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
大家看我們師父們,從早晨念經幹什麼?報四重恩、報父母恩。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然後我們出家了,對他們一點貢獻沒...
一、人生需謹記的四盡 一盡:盡孝 對父母要盡孝;人無論貧富貴賤,其身體髮膚源之於父母,成長撫育父母含辛茹苦。古...各位居士:你們大家好! 我看你們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很好,說明你們很精進,還在不斷地學習。我們的學習是不間斷地...問: 請問法師,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大安法師答: 就對淨土法門來說,確實要去聽聞經教,聽聞包括讀...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離痛苦;第三,它忽視追求愉悅的危險。一味追逐感官享受會...
沙彌,在佛陀初期的僧團中是沒有的,沙彌在佛教中的出現,較之比丘尼的出現,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親生子羅睺...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問: 弟子吃全素已經好幾年了,但還是喜歡肉的味道,有時還流口水,如何才能突破這層障礙?又弟子身體很差,很消瘦...
六輪對位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六輪 | 下篇:六震 |
人名,由於昔業的緣故,在母胎六十餘年,生時鬚髮已白,年八十出家,自誓願說: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不得六...
四種法離菩薩行
二種兩舌報
法本內傳
佛本之爭
禪尼
文字法師
五處如應安立
香芻
三印
不還果
啞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凡是信佛的人,災害面前多數都是安全的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本煥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圖書館開示
如何對佛法生起勝解心而不退轉呢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沙彌的等位與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