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amatha,巴利語 samatha,音譯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觀。為禪定之另一稱謂。即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而心歸於專注一境之狀態。天台宗以止配於空、假、中三觀,而分為三止:(一)體真止,體得一切皆空之止。為對應於空觀之止。(二)方便隨緣止,又作系緣守境止。即菩薩以方便隨應眾生諸場合,安住假諦之理而不動之止。為對應於假觀之止。(三)息二邊分別止,兼有第二與第一之義,但不偏於空有二邊(兩極端),係住於中道之止。為對應於中觀之止。
摩訶止觀卷三上載,止有三義:(一)息之義,即令一切惡覺惡觀寂然不起之相;此係就「所破」之觀點而言。(二)停之義,即令心緣於諦理之中,繫念現前而停住不動之狀態;此係就「能止」之觀點而言。(三)對不止止之義,即以非生非滅、非垢非淨之「法性」而稱為止;此係就「諦理」之觀點而言。
此外,一般常將「止」與「定」(即三摩地)視為同一者,然若據瑜伽論略纂卷五所說,則兩者仍有其相異之處,即三摩地通於定、散,復通於染、淨。奢摩他僅於定位中有,而於散心中則無;僅於淨位中有,而於不淨中則無;僅於「有心位」中有,而於「無心位」中則無。又通常將止、觀二者併稱為止觀,謂攝持心念,歸止一處,以防止神識飛颺散動,並遮止邪念妄想之生起,此稱為止;若能進一步開啟正智以觀照諸法,則稱為觀。故知雖將二者併舉為一詞,然相形之下,前者(止)之意義偏向消極性、防遮性,後者(觀)則具積極性、建設性之意義。[雜阿含經卷二十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二、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法界次第卷上](參閱「止觀」1476) p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