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所證悟的根本道理之一為因緣法,即認為一切有為法皆有生滅變化(宇宙自然界)或生死苦樂(人生命運)之現象,其中之生死苦樂現象,順次推究,含有十二種相依相關生起之因果關係,稱為十二因緣,大小乘經論皆有詳備之闡論,然所作解釋,時有出入,如俱舍論卷九即舉出四種解釋。即:(一)剎那(梵 ksanika)緣起,謂於每一剎那間皆具足十二支。如由貪而行殺,其間之過程如下:先起貪慾心,貪是「無明」;思欲行殺,思是「行」;了別所殺之人及其境界,即是「識」;識俱色、想、行三蘊,總稱「名色」;名色所住之法,即是「六處」;六處是根,根、識、境和合,即是「觸」;領觸即是「受」;行殺之貪心即是「愛」;與貪相應之諸煩惱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語二業,即是「有」;如是諸法並起,即是「生」;其法熟變滅壞,即是「老死」。於剎那間完具十二支,故稱剎那十二因緣。(二)連縛(梵 sajbandhika)緣起,謂十二支因果系連續生起,無有間隙,而具有前因後果之關係。(三)分位(梵 āvasthika)緣起,十二支中所各具之五蘊皆分位假立,故稱分位。此係依據胎生學之解釋,說明有情在三世之中,其生死流轉過程,一一分位之形態。(四)遠續(梵 prākarsika)緣起,謂依「順後受」及「不定受業」,前記分位之五蘊皆可隔越多生多世,且從無始以來即懸遠相續。如百劫以前之「無明」招感今世之「識」,又今世之「有」亦將經過多劫之後而招感未來之「生」、「死」等。又上記四說之中,說一切有部力主第三說,而成為部派佛教時代緣起教法之重要思想。[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論光記卷九](參閱「十二因緣」337) p179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全一卷。日本華嚴宗僧凝然述。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內容記述日本梵唄之由來、源流及師資相承之次第。享保四年(1...晉代僧。於惠帝、懷帝在位期間(290~311),與法炬共譯法句喻經、福田經。另譯小經百餘種,時值永嘉之亂,多已散佚...即戒本。以戒本中說別解脫律儀,故稱別解脫經。(參閱「戒本」2905) p2806...(菩薩)Nīlavajra,譯曰青金剛。陀羅尼集經四曰:尼羅婆陀羅,唐云青金剛也。...【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p0528 瑜伽二十四卷五頁云: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問:何法相似?...【轉業及隨轉業】 p1409 俱舍論十三卷十六頁云:論曰:表無表業,等起有二。謂因等起,剎那等起。在先為因故。彼剎...(譬喻)與牛乳相對,譬似而非者。秘藏寶鑰上曰:摩尼燕石,驢乳牛醐,不可不察。...(1610~1674)明代臨濟宗僧。四川成都人,俗姓胡。號奇然。九歲於四川中峰寺出家。曾參祝家庵印心、天童密雲圓悟、...(術語)本為釋子之稱,後遂為神仙家之名,猶如言道教也。法苑珠林六十九曰:姚書云:始乎漢魏,終暨苻姚。皆號眾僧...【能詮所詮】 詮為詮顯經典、事物之文句,能顯義理者稱為能詮,所顯義理稱為所詮。...全一卷。唐代石頭希遷(700~790)撰。系由五言四十四句二百二十字組成之古詩,詮明萬法交參無窮,由本同契,鎔融涉...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師父已經講過了,十萬億佛國土,心是最大的距離,煩惱是最大的距離,十惡業是最大的距離。如果你完全沒有十惡,完全...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人們常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問: 如果遇到危險急難時,恐怕不能同時念誦各咒,應該用什麼法門應對? 答: 遇到極危急的災難時,只念觀世音菩...佛陀往昔與五百位大比丘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闍崛山中僻靜處補舊衣。當時,有一萬位梵迦夷天人...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世音菩薩過去修什麼法門,現在得名為觀世音呢?具有十四種無畏,三十二應身呢?這個是無盡意菩薩來請法。以何因緣...有人旅行遠方,獨宿於空屋中。半夜裡有個鬼,背著一具死尸,來到這個人的面前。隨後又有一鬼追來,忿怒叫罵,說:這...殺業最礙往生。即不往生,更須不食肉。庶免未來償身命債。念佛吃素往生西方,是世間第一功德事。(文鈔三編復許止淨...
四種十二因緣
【佛光大辭典】
上篇:四種人 | 下篇:四種十住心 |
(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棓刺拏,布刺拏,不蘭迦葉,補刺那迦葉,布賴那伽葉,布刺拏迦葉波,晡刺拏迦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