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生死、涅槃二者相即不二。生死,乃迷界之苦果;涅槃,乃悟界之證果。常與「煩惱即菩提」一語連用。系直指大乘佛教教義之語。惟諸教派對「即」之義所說各異。梁譯攝大乘論卷下(大三一·一二九中):「生死即涅槃,二無此彼故,是故於生死,非舍非非舍,於涅槃亦爾,無得無不得。」道元禪師之「生死即正法眼藏生死」,即屬此意。生死即涅槃之說,唯大乘論述之;若了達諸法、住於無我,即可得此境地。[攝大乘論釋卷十三、往生論註卷下(曇鸞)、摩訶止觀卷一上、四教義卷六(智顗)](參閱「煩惱即菩提」5517) p206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意謂有生之始者,必終有死滅,相會者,必離散,必然之理也,是為大涅槃經中有名之句。...1、慧解脫和心解脫。慧解脫是說智慧能使人脫離一切煩惱障,最終證悟不生不滅的涅槃;心解脫是說心識能使人脫離一切...【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 p0561 瑜伽四十八卷十五頁云:略說菩薩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謂妙方便慧所引世間進道勝...取果,梵語 phalaj pratigrhnāti;與果,梵語 phalaj dadāti。略稱取與。就現在世(此一剎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現...(圖像)行事鈔下二曰:如長干寺瑞像是阿育王第四女作。腳趺銘雲,今在京師大發靈相。稱阿育王像。...(名數)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惑雜染】 惑即煩惱,生死相續的因果,是惑、業、苦,由惑造諸惡業,由業招生死苦,唯識家稱此三者為三『三雜染』...【逆觀滅道乃至無明】 p0929 瑜伽九十三卷八頁云:從此無間,為觀滅諦;始從老死、逆次第入,乃至無明。何以故...【無現觀】 p1051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雜語)又云天供。供養梵天帝釋功德歡喜等之諸天也。...【十智】 p0100 瑜伽一百卷二十頁云:復有十智,能覺一切所知境界。謂法智、類智、若世俗智、 若他心智、若苦等智、...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問: 法師,您講煩惱即是菩提,是諸佛菩薩才能夠到的水準。我們現在的水平,煩惱是煩惱,菩提也是煩惱。因為滿眼都...《地藏十輪經》上說,世間一切令人感到舒適的用具、一切利益與安樂,都來自對三寶的供養;因此,追求舒適、利樂的人...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不開手機,並沉迷其中。手機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讓溝通更便利,結果卻使得人們更加...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馳, 心自歸一, 身亦可漸漸安康。若欲得往生, 倘...富嫌千口猶伶仃,貧恨身存似紲刑 何事莊生齊物了,一聲青磬萬緣醒 「富嫌千口猶伶仃」,禪宗祖師有句話:「富嫌千口...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實頭知道自己水平不夠、業障深重、妄想雜念紛飛,知道自己沒有水平去通達宗門教下,覺得自己...唐代法祥法師,同州人(今山西大荔縣),少年出家,出家後即週遍遊歷各地參訪求道。法祥一生清高貧苦、息心寡慾,棲...每一個人都要懂得布施,因為它是生命實現的一部分。 布施就是幫助別人、安慰別人、照顧別人、服務社會。布施,就對...
生死即涅槃
【佛光大辭典】
上篇:生死肉身 | 下篇:生死牢關 |
(術語)阿彌陀之名號,以法藏菩薩之無生智所成,故為無生即生之法性中道也。往生論讚下曰:彼淨土是阿彌陀如來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