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劉宋比丘尼。吳興人,俗姓胡,名道婢。幼小即出家,居於廣陵中寺。及長,修習禪思,不食美味,於受大戒之前,便斷絕谷糧,而以松果為食,如此之食,共計十五年。其心識雖澄淨明朗,然體力卻逐漸衰弱,常感疲勞乏力,比丘法成以「服食非佛盛事」勸告之,遂還食谷糧。從其學習禪思者,常有百餘人。元嘉十九年四月示寂,世壽七十餘。[比丘尼傳卷二] p218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mahā-muni,巴利語同。為對佛、菩薩及大聲聞等之尊稱;有別於世俗之聖人。如大聖普賢菩薩、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術語)要約之言也。無量壽經上曰: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術語)菩薩階位中信位之次名住位,中分十位,稱十住。四教儀四曰:此十通名住者,會理之心名之為住。...【虛誑語有三種】 p1169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六卷十六頁云:云何虛誑語從貪生?謂如有一、為名利故,於他有情,覆相而...【五上分結】 p0263 瑜伽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有二種上分。謂色界及無色界。依此二種上分,說五上分結。或有無差別結...梵名 Manu。印度神話中之人類始祖。據傳有十四世,每世四百三十二萬年。第一世摩奴名斯婆閻菩婆(梵 Svayajbhava)...(修法)真言之護摩法,有諸尊合行與諸尊別行之二,別行者,於諸尊各各修護摩供也。...慳與貪。自己的東西不舍得給人家叫做慳;看見人家的東西就想要叫做貪。...(術語)三智之一。言能以一種之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經名)佛說灌頂經,十二卷,東晉帛尸梨蜜多譯。自三歸五戒經至生死得度經集十二部之經者。十二經一一有佛說灌頂之...梵語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無色定之一。又作空處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禪,滅除與眼識相應之諸色想...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
《解》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前謂諸佛憐憫,垂念眾生,施設教化。只以機...
佛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佛法。 何等為十? 所謂: 不離善知識,成就佛法; 深信佛語,成就佛法; 不謗...有一次,佛陀的弟子們在外看到人家在辦喪事,為了祭拜亡者,殺了許多生靈,因此個個表情悲慼。佛陀知道後,悲憫地說...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前面的感受是一個直覺的反應,...1 找工作 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我們大學要求的比較嚴,我們一直忙著做畢業設計,應付畢業,然後我就遲遲沒有找工作,...
修行即要時時保持這份靜的境界,不管什麼境界,我們都要將心境靜下來。安定心念必須看自己修養的功夫,凡事不計較,...
佛陀先征問阿難尊者當下這一念攀緣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生起以後又在什麼處所。把攀緣心生起的因緣跟它的處所,先提...火車就要啟動的時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車門,一隻腳不小心被車門夾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車門外。火車啟動後,老人...
光靜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光融 | 下篇:光寶 |
(名數)又曰百八煩惱。百八種之煩惱也。結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者,結集生死,故名結),由煩惱生種種之惡業,故曰結...
大聖
誓
住位
虛誑語有三種
五上分結
摩奴
諸尊別行護摩秘法
慳貪
一切種智
灌頂經
空無邊處定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持名念佛雖易,亦須真信切願

十種成就佛法,十種退失佛法
掛著花鬘的羊

【推薦】你是快樂的時間多,還是痛苦的時間多
布施、放生、施食後的感應

米老大的故事
